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条风吹雨启三阳,软节寒生薜荔裳。


岸草已添新岁色,篱花应洗隔年妆。


休将白发频窥镜,幸有青山对举觞。

蓂砌晴开七叶春,宜人春色一番新。


若教剪彩为人胜,莫像新人像旧人。

宿雨初收日正晞,迎暄花气满春衣。


饶它巧作薰天饼,不及园公菜甲肥。

初甲已加二,开尊忆去年。


昔投青玉案,今惠白云篇。


花底正堪醉,竹根谁共眠。

春光殊澹荡,令节是中和。


斗酒喜初熟,啼莺何处多。


闻君亲药裹,有客理渔蓑。

兄弟情亲五十春,故裘真有泪痕新。


九泉虽远犹堪慰,赖有帷前托梦人。

五十年馀已胜颜,一生风致寄江山。


英魂莫散天南北,须在庭除候我还。

十年一别隙驹匆,新态无明记旧容。


梦觉未收呜咽泪,屋檐风雨又丁东。

忆归惭未挂乌纱,每羡纶巾折角斜。


旧雨寻欢今雨泪,石坛枯尽手栽花。

忆君长自抚征轮,谁料林间鬼录新。


千里诗瓢遗墨冷,雨深池草正愁人。

一吟一涕一伤神,回首暌违是十春。


漫喜来诗能慰藉,不知公作九泉人。

林屋山深春昼迟,桃花成实柳花飞。


里门驻节父老喜,膝下奉觞游子归。


三洞鱼龙闻广乐,两峰云日丽晴晖。

建业西风忆系舟,燕台此别又经秋。


也知和璧终传世,恨向荆江复倚楼。


且莫临岐伤远道,要须游刃视全牛。

宫树藏鸦,禁烟着柳,东风刬地吹破。
宝马嘶来,款尘飞处,画毂雕轮无数。
雉尾晴云迥,喜辇道、方回卤簿。

菡萏生香。
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
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

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城五更大地作。


卧者颠衣起若吹,起者环庭眩相愕。


室宇无波上下摇,乾坤有位东西却。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君诗他莫与同年,绝岸孤峰自一边。
气质乾坤方判后,规模风雅未删前。
相思鉴里縻旬岁,自稔囊中擘一篇。
师席我虚设,道机君饱参。
玄初疑若白,青卒过于蓝。
蚁战何伤北,鹏图不日南。
中庭日午橘花开,蜂蝶何知故故来。
一阵南薰生殿角,乱飘香雪点苍苔。
纤纤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
花院昼长听政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落尽红芳见绿阴,小桥流水雨馀深。
市楼横笛谁家子?
吹得残阳下远岑。
深红淡白已随尘,斜雨横风送却春。
池上偶来间照影,霜花吹入鬓毛新。
家家守岁共欢然,明日相过又问年。
金剪夜深犹缀彩,布衾春暖欲除绵。
儿童置祭酬诗稿,店舍携灯索酒钱。
越年初返辔,十日又长征。
聚散悲尘世,浮沉叹此生。
塞云萦子舍,官柳促王程。
江左名宵,六街化作流苏结。
让他灯影乍分明,最爱朦胧月。
搅动闲愁不歇,遍相逢、闹花惊蝶。
七十年华已半除,新春犹复感穷途。
肠便酒味虽如旧,眼对花枝只似无。
计画但求闲次第,文章知是枉功夫。
炎歊何处涤尘忧,共约东山寺里游。
一鸟不鸣山更寂,千林增翠雨初收。
老身犹喜康强在,佳节须将酩酊酬。
名途十载抱离忧,此日重欣结胜游。
山色不随人事改,烟光似为客来收。
底须身外论丰约,且向尊前共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