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


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

雪霜何太甚,寒意极今年。


红早迎初日,青还见旧天。


晴光明草屋,暖力破冰田。

客里三年问岁除,毗陵归路又正初。


自怜囊涩难沽酒,犹喜船宽可读书。


草比旧痕青已倍,雪成陈迹白无馀。

诗酒论交几岁寒,更无我辈瓮齑酸。


剧谈公每掀髯笑,伟干人皆仰面看。


纵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暂作甲科官。

世间可读不多书,岂但撑肠似蠹鱼。


小技仅能攻浅近,大言徒用骋高虚。


道心切戒偏忘助,义事毋先计毁誉。

微名总愧尺书求,况遇相如已倦游。


席帽初抛燕市日,隐囊徐坐晋陵秋。


人中变色偏谈虎,老去全身且应牛。

把袂翻轻别,沾膺自感时。


主恩迁地近,吾道小臣宜。


月迥延陵剑,潮平太伯祠。

冠盖无容地,萧然一郡丞。


孤帆下扬子,秋色满毗陵。


白日垂难问,青云傲可凭。

国难徵兵日,君恩佐郡年。


郡横秦望雨,兵入蓟门烟。


众谓波相及,吾知道固然。

与说当年事,孤臣奋欲飞。


乾坤淹带甲,风雨促征衣。


事定殊文武,权归互是非。

飒飒旱天雨,凉风一夕回。


远寻南亩去,细入驿亭来。


蓑唱牛初牧,渔歌棹正开。

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


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


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

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


经旬甘半菽,尽室委扁舟。


台拆星犹熭,农饥麦未秋。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汾水游仍远,瑶池宴未归。


航迁群庙主,矢及近臣衣。


胡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

北庭彩袖日边闻,南甸青山海上分。


阮氏竹林推叔父,谢家玉树有郎君。


河关晓发随燕雁,江路秋帆拂楚云。

海岳先生眉发青,北游归兴渺沧溟。


云霄万里看辰极,河汉孤槎送客星。


袅袅菊花南国宴,萋萋蕙草北山亭。

叠鼓声喧下鹢舟,书山萧索别英游。


青藜照字观奇废,朱雀分符锡命优。


霞夹乌樯晴旆卷,星摇渔浦夜灯幽。

渡头风起柳摇丝,丁卯桥边屋已稀。


河草青青淮马健,江花冉冉海鸥肥。


一樽酒对三人饮,八字帆分两岸飞。

君在西溪上,年年杨柳春。


提壶坐柳下,邀我见情真。


青叶已垂带,白花还覆蘋。

心贪进退适全宜,上印飞书剧去翚。


荐口不加张柬老,明朝竟放孔戣归。


黄堂合有遗思在,青史还留后世稀。

清优四皓官,潇洒二疏颜。


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


如闻元老议,尚恐软轮还。

计然馀半策,贾子就新书。


屈意银青绶,之官鸟隼旟。


丹枫千里远,秋兴二毛初。

北洫敞高明,凭轩见野情。


朝回五马迹,更胜百花名。


海树凝烟远,湖田见鹤清。

三科妙选汉台臣,君去分符牧远人。


富贵须为千骑长,中和好布万家春。


山川阳羡由来胜,谣俗延陵自古淳。

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


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

一住毗陵寺,师应只信缘。


院贫人施食,窗静鸟窥禅。


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

贵是鸰原在紫微,荣逢知己领黄扉。


人间盛事今全得,江上政声复欲归。


风起满城山果落,雨馀穿宅水禽飞。

一生玉雪照人间,古意因君唤得还。


丹凤未应栖恶木,白云又见出空山。


吟分柳色春风暖,船载梅花月夜闲。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


彩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