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湖冰泮绿生鳞,料峭东风欲中人。


花片不禁寒食雨,鬓丝犹那涌金春。


江山契阔诗情在,京洛追随客梦新。

旗峰紫气照罗浮,借得神君卓鲁俦。
彩笔雄名吞七泽,青箱大业擅千秋。
烹鲜十室烦言偃,摄大三年乞仲由。

手板头衔意已慵,墨池书枕兴无穷。


酿泥深巷五更雨,吹酒小楼三面风。


草色有无春最好,客心去住水长东。

寒气如山压霜重,珠阁银金连晓动。


吹笙十五少王郎,手搦青梧拴彩凤。


秃衫浅揖无宾主,满握青烟喷白麈。

乞得新晴赋晚霞,出门无路欲乘槎。


忧风忧雨动经月,足食足衣能几家。


一饭共君烹瓠叶,三杯无处看荷花。

君是青云料,吾当白发年。


驽骀傍骐骥,鱼鸟各天渊。


他日难忘处,寒宵不忍眠。

台幕三年最,云霄万里程。


西山饯行色,南浦棹新晴。


骨秀荆山璞,胸涵元气英。

诗不能工张约斋,有人曾说访渠来。


病馀百拙慵开口,愿听晴空起怒雷。

寒窗不住阅清文,炼石真为五色云。


拄杖横担东鲁教,长安今次欲谁闻。

丰年禾稼满江皋,紫蟹黄鸡对浊醪。


花县弦歌迎玉舄,茅溪鱼鸟识乾旄。


筵依冬日轻烟暖,笔洒晴霞片月高。

老我闲身得自繇,雄心只怯九州游。


凭君试取苍龙杖,晞发诸天最上头。

敢竞营丘妙与真,寒林能变曲江春。


看花帝里如看画,始信斯图亦有神。

卧数嵩峰听五湖,烟霞供具属模糊。


欲知绝胜襄阳处,开臂曾非受诏呼。

有客云霄上,寻盟丘壑中。
因知王不好,始信瑟能工。
梦寐山川间,朋游江海空。
神仙窟宅可冥搜,何日同登十二楼。
胜侣已从青眼得,名山宜载彩毫游。
迎人木客闻相语,逐水桃花空自流。
拄颊遥看喜欲狂,芙蓉万片郁相望。
一年花事春将暮,十日心期客未偿。
已付青山共腊屐,更呼黄鹄促霞裳。
客棹忽远适,江天殊放晴。
盟寻赠带好,老作踏歌行。
坐满平原客,琴鸣单父城。
仙令不遗旧,王春已献新。
黄头戒途卒,白首出疆人。
为忆论文酒,今逢赐福辰。
万井笙歌彻晓闻,千官待漏夜纷纷。
奴星有柳祠穷鬼,臣朔无柑遗细君。
长乐钟声敲碧汉,广寒帘影卷红云。
张子美少年,濯濯春月柳。
夜窗三尺琴,六籍洞户牖。
我游承明庐,见此真益友。
客子清晨卧江阁,老树闭门风雨恶。
渔舟满眼乱波涛,杀气冥冥塞寥廓。
地炉火冷席无毡,短衣百结双履穿。
江村初夏柳如丝,夜夜前溪坐晚飔。
为尔能乘青翰舫,居然齐赴白云期。
杯当避暑逢袁绍,客似冲寒访戴逵。
怀人清不寐,片月二更初。
地僻暑应尽,庭虚秋有馀。
美名知莫及,清梦近何如。
凉风起林薄,不寐月当楼。
念子远为别,思乡况属秋。
逃虚身似鹤,乘兴夜宜舟。
临风弄清弦,长林不知暑。
故知山水间,闲者便是主。
绿野孤亭色,青云众妙才。
可能双宝剑,不为故人开。
疏竹敞孤亭,亭空雨云黑。
聊因吊楚骚,得见小山客。
满天灵籁入新题,返照疏林一杖藜。
檐外老松寒渐拙,槛前秋笋雨初齐。
情深未厌招莲社,兴发何当到剡溪。
梧桐一叶破新愁,明日明朝又早秋。
抱病岁时频废酒,闭门风雨亦销忧。
秋当隐映山多思,人领清虚韵独幽。
相将腕下走奔雷,刻烛当筵亦壮哉。
万壑烟云生彩笔,二仪风雨见鸿裁。
经营未了先挥墨,结撰初停即引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