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莺唤起清明雨。
一棹烟波从此去。
梦何依,花无主。

湖妆待柳,宫韵殢梅,晴暄战怯霜力。
蓦地破扃元钥,来愁寸阴织。
芸窗隐,金钿客。

王风委草,骚赋怨兰,危弦思苦谁说。
坐对素秋摇落。
芳菲与鹈鴂。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
残年事,萧寺客。

南去怜君捧檄劳,秦家内史汉功曹。


天开丰镐城为石,江出岷峨雪作涛。


渚下暂邀桓野笛,府中今佩吕虔刀。

春城丽影,秋思梦痕,垂杨换几行色。
但看絮飘花落,波翻纵鱼食。
心如寄,身似客。

星驰一线,宝炬腾空,千花一时开遍。
万斛金莲,恍似红妆映波面。
香风转,云半卷。

几载鹓班侍冕旒,承恩南下秣陵秋。


留都旧美蟠龙胜,别驾元堪展骥游。


六代江山馀指顾,先朝勋业衍箕裘。

山川依旧画图开,客况多应晚色催。


孤月近人随浪涌,落霞如鹜度江来。


清游幸不疏连璧,盛事还闻颂有莱。

嫩黄上柳,新绿涨池,东风艳冶天色。
又见乍晴还雨,年华傍寒食。
春依旧,身是客。

彩云晓陌,红烛画楼,春风旅中偷度。
椒帖桃符一样,晴光遍朱户。
香焚后,帘卷处。

云构崔嵬敞梵筵,皇家基运此兴先。


如存不改当阳坐,善护常开种福田。


四彻金绳规宝所,九衢琼树宿非烟。

名魁三晋羡修能,万里烟霄早进升。


天锡徵书来画省,春随行旆入金陵。


夕郎自昔推忠荩,京兆于今借股肱。

半肩衾枕初寒夜。
客舍如船霜在瓦。
小灯清,残月下。
池塘皱绿,带柳萦花,绯桃方露酣色。
万户禁烟萧索,冷淘和寒食。
江南远,愁作客。
春色鲜明满洛川,青芜白鸟望中闲。
千门金碧明初日,四面烟岚簇远山。
桥偃长虹当上苑,水淙鸣玉过通阛。
黄河远泻,高浪驾天,中原几许盘折。
无数名城腴壤,时时被冲啮。
奔流驶,何处泄。
天心墨墨长沉醉。
万事从前都是悔。
该今生,为情死。
出俗皆言为息机,性灵净僻似师稀。
前山月落夜吟罢,深院菊荒秋讲归。
溪雾锁窗灯焰短,雪风敲竹磬声微。
高皇缔宏构,善善兴江东。
魏巍天府地,奕奕开黉宫。
明德标璇题,丙舍何嶒嵘。
南国今丰镐,东郊旧毕陈。
保釐资一德,相恊赖诸臣。
城险瞻维石,江深渡有津。
京兆从来属老成,九重今喜荷恩荣。
薇垣夙布新威令,粉署还闻旧政声。
青琐辞归驰五马,朱衣行处肃双旌。
明刑蓟北旧廷臣,司牧江南几度春。
报政薰风趍禁闼,还官晓日出城闉。
都亭对酒蝉声急,通潞移舟月色新。
白下江连古石城,三山云耸天外青。
淮淝草木空闻鹤,杨孽舟舻已剪鲸。
偏安霸业随流圮,骏德神功掀日起。
蝉吹暮歇,蛙鼓夜沉,嘈嘈犹在庭角。
渐透晚来霜讯,空阶正萧索。
无人处,声共作。
疁城秋更苦,正枫染微霜,柳欹碧水。
海国天寒,底事浪游到此。
少年悲作客,叹今日、更增憔悴。
清秋胜日,正壑露山开,竞拈吟笔。
凭望萧然,过眼繁华如失。
流光惊去疾。
江关淹赋笔。
正月照梅边,伴客横笛。
一代风花,待付何人评骘。
啼鹃恨杳,飞燕径迷,门楣吊古生色。
甚处翠芜埋玉,宫斜闭寒食。
兴亡事,惊过客。
锦衾香冷消兰麝。
明镜黛眉慵不画。
重帘下,怜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