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


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养拙贲丘园。

历历溪山记旧踪,寺僧遥住翠微重。


扁舟曾泛桃花入,歧路心多草树封。


谷口鸟声兼伐木,石门烟火出深松。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
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多君仙酝好,不惜瓮头开。


为我斟元气,留春在玉杯。


长年凭美禄,名饮见狂才。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夜闻目眚子,肺腑变仇雠。


英英朱氏妇,烈气横斗牛。


百口同日死,一燎焚高楼。

小雨霏霏夜接朝,乍惊和气入民谣。


官逋庶为麦秋缓,酒价定随人意饶。


欲落枣花蚕断茧,半黄梅子稻移苗。

忍把蛾眉逐虏行,嫌他一叹解倾城。


君王莫怨丹青手,不见吴娃生越兵。

看山随客过枫桥,下马寻僧问柳条。


古殿碧苔春寂寂,绀园红树晚萧萧。


能诗茅屋应堪赋,入社东林倘见招。

天地悠悠共故乡,眼前差别亦多方。


欲知道济庵前路,俱是将军旧战场。

非爱山林避市廛,一枝安隐寄残年。


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

少时见说饱丛林,宴坐垂年味更深。


月印夜潭非有意,云归秋嶂亦无心。

良人旅榇藏故乡,襁中孤儿佩铜章。
善事尊章不归宁,稿砧泉下无遗恨,棹楔门前有耿光。

岂谓黄金少,除褒君未知。


古来因好色,灭国是龙漦。

不拔金钗赂汉臣,徒嗟玉艳委胡尘。


能知货贿移妍丑,岂独丹青画美人。

迢迢使我旅怀悲,促促思君岁暮时。
江上梅花今在落,鄜州月魄屡圆亏。
著书有底心过苦,行路无端山更危。
费家洲上元公塔,又见前身示见时。
舍利放光成五色,牡丹分供作千枝。
法门总是西来意,经藏兼传古注诗。
范蠡倾吴国,奇计进西施。
惜哉攻心策,不遇越王时。
箯舆掠雨到僧门,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朅来寺里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青眼相看有竹君。
幽斋绝管弦,曲院回松杉。
一桁西山青,风送层檐嵌。
坐客皆诗流,佳句烦镌镵。
月前拜东坡,未和苏斋诗。
强韵拈几回,空自劳心脾。
看镫紫陌归,短札城南遗。
垂虹转。
依旧翠径通门,画廊连院。
空帘长日无人,愁罗恨绮,伤春谁见。
疏钟出上方,遥夜礼空王。
息影灯幢见,劳生火宅忘。
叶云留梵夹,花雨暗绳床。
三角坳泓一角亏,其间浊水照摩尼。
风幡不动炉烟直,正是僧禅定起时。
一溪寒玉佩环声,两径徘徊管送迎。
寺学鹫峰侵汉起,山如龙尾撇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