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


空山霜叶无行迹,半岭天风有啸声。


细栈跨云萦峭绝,危桥飞柱插澄清。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


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


岩边候吏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

珠阁晴逾丽,山林午自和。


我来驱独马,笑尔溺双鹅。


腊雪融楼薄,溪风傍竹多。

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事太匆匆。


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


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嵚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一色时妆漆染丝,淡中头绪自相知。


后村已入神仙洞,留得同庚伴赋诗。

清到复翁方是清,不求名处莫逃名。


南湖一片平铺水,中有拍天波浪声。

古往今来几过帆,天高地下一浮庵。


与翁相见亦偶尔,一笑无言意自参。

巧山元不巧,此处不容传。


意到头撞壁,吟香口有莲。


江山皆逆旅,风月独知贤。

急雨泷危石,横云焘古碑。


入山芒屦湿,归路角巾攲。


中湿连宵病,平生此段奇。

鹤城兰若名延庆,忆我少年频往来。


夜月竹窗晴翠舞,春风花槛牡丹开。


肩舆重访三生石,手笔空馀半壁苔。

延庆堂中梦,人言积善家。


翠娥环绕句,今日定如何。

吾叔非凡士,从来眼目长。


相期在今日,此意最难忘。

傍海嗟为客,倾心欣所知。


烟霞威凤老,岐路断猿悲。


梦亦西方近,谈休南本迟。

璧简荐宝室,襟裾馥旃檀。
眷言石交旧,可惮脚力酸。
层崖一剑裂,阴壑千古寒。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时甘露雨真珠。
梯岩穿壑身亲到,始信仙灵境界殊。
人世难为客,心空不待年。
坐深千衲在,道许一灯传。
白日论诗地,青山住世缘。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秋雨秋山夜,纵纵自横横。
平生无罪过,不合去为僧。
住山头欲白,何尔太邪揄。
却厌旧时面,丹青别换模。
水芳未动城南路,一一僧檐有竹看。
政尔尘埃能自表,故应悠久澹相安。
长杨晓猎干戈肃,古棘春朝万玉寒。
一襟归兴下林丘,方外芒鞋足胜游。
碧汉有声闻锡过,沧江无浪见杯浮。
莲花漏滴祗园晚,贝叶经翻石榻秋。
龙影函潭寺已空,惟馀翠竹混青松。
路穷西北无他景。
一峰环合柏苍苍,中有金仙古道场。
夜半雨声来枕上,顿令炎热变清凉。
桐柏分奇对郡楼,括苍真隐翠何尤。
幽人选胜近龙穴,野客忽来忘虎丘。
溪户便将尘事隔,云房曾遣宦情收。
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
西风渔市鼓,落日野桥船。
尘土非吾事,湖山似去年。
寺阁涵虚跨碧潭,菰蒲枫柳认江南。
侍臣家世俱游此,雁叙题名在壁龛。
烟村水寺若江湖,林麓山川入画图。
壁上薰风为谁制,柄臣曾此耀归途。
碧涧连龙穴,层峦倚栝苍。
无时似风雨,绕院尽松篁。
路僻人难到,僧闲日自长。
出门无他岐,一径指山麓。
馀寒弄晴阴,淅沥散轻玉。
我仆亦赏心,我马亦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