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太息吾焉放,天乎不慭遗。
他时曾侍坐,斯道要安之。
直接研经室,应崇岭学祠。
文字三千妙,声名五十年。
迂谟终定命,忧乐过前贤。
人物今衰眇,膏兰久灼煎。
国恤方淹岁,凋零及老成。
艰难看世事,枯瘦见平生。
东阁遂虚位,西州空复情。
才闻御史戮中台,又见灯山奏疏来。
自信茅焦无死罪,独知苏轼是英材。
九门争看捐躯谏,百辟惊传拜赐回。
丞相祠堂何处寻,龟峰石畔草如茵。
松阴故址风霜古,苔锁残碑岁月深。
万古铁胎遗素像,千秋金鉴写丹心。
百粤山川大庾开,车书玉帛自东来。
谁将禹凿通尧域,故遣重关逼上台。
一代勋劳天地老,千秋献纳古今才。
南人初作相,风度亦高人。
直道终难舍,文章自致身。
倾心金鉴录,流涕剑门尘。
忆昨访君娄水曲,轻风寒食小桃开。
形容客况凭诗句,消遣春愁藉酒杯。
白发千茎虽似雪,丹心一寸未成灰。
梅鋗战迹已寒灰,翠壁千寻凿险开。
蛛网不蒙金鉴录,马嵬争见玉环来。
少牢遣祭恩徒重,秋燕缄诗事可哀。
风吹尘沙如黑烟,城郭惨澹飞纸钱。
弥天心事一棺了,丹族此去无日还。
为臣独难古所慨,谢安裴度宁非贤?移山逐日老不给,矧更百虑镵其天。
凭栏又过观莲节,隔著红莲见白莲。
忍将大隐换粗官?
笼鸟辕驹引去难。
一昔溪山除梦到,从今案牍当书看。
修途汲汲争馀晷,独树萧萧向冱寒。
少年高第便知名,首谒燕公意已倾。
曾许文章冠余子,有谁风度似先生。
知人岂独王夷甫,守正何殊宋广平。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桩撞家居恣纤儿。
济乱无长策,忧疑日万端。
民愚重贫弱,文胜转艰难。
蜀洛非师说,权衡有学官。
初见晴川道,方回使者车。
平生知己分,一纸议边书。
恻恻亲朋尽,看看意气疏。
国计兼身世,梯航遂至今。
量官明主术,养士老臣心。
谴及恩弥厚,名高谤转深。
春水生霅溪,轻舠去容与。
东风吹白蘋,晴烟散芳渚。
飞花著离筵,翔鸥逐柔橹。
梅花不是人间白,画工休污琼粉色。
淡墨疏疏浅着烟,一枝蘸出临溪月。
张君好画本诗人,吟魂写影俱逼真。
涵空白露嫩凉天,角艺公堂结庆缘。
楚土产材供晋用,南方载籍胜西偏。
辞家已号青霄客,释褐才为陆地仙。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
峻岭淩云泻碧川,先生风度故依然。
勋名史外孤踪远,文献江南万古先。
金鉴未磨天护宝,炉峰不动日烘烟。
雨余落日满临安,病况逢君得暂宽。
抱玉已经三献后,还家又值一春残。
时违自觉君恩远,客久方知世路难。
旧盟疏阔冷鸡坛,风雨清尊负四难。
忙里寄书多草率,病中抛药赖轻安。
几宵梦去清江迥,五月愁深白雨寒。
丞相祠高庾岭阳,绿槐翠柏蔚苍苍。
当年风度云霄迥,异代丹青日月光。
古栋流霞虚掩映,画檐飞鹤晚回翔。
相国崇祠苔径深,阁连山寺昼多阴。
丰碑没土刚三尺,古木含霜定几寻。
端揆素怀虚伟略,开元忠愤寄幽吟。
岭路崎岖石磴危,高台尸祝倚丰碑。
机先蚤向胡雏辨,心事还从海燕知。
一代直声悬帝眷,千秋风度使人思。
迢递毗陵道,临流石阁重。
西风疏雁阵,斜日变山容。
树隐前村火,风传远寺钟。
渭水严滩旧一家,肯嫌相伴乐生涯。
两三间屋傍溪水,四五尺竿横钓沙。
濯足鸥边秋月白,挂罾矶畔夕阳斜。
厓门宿昔咏零丁,此日欷歔血泪声。
作者非留去后恨,读时转忆个中情。
星河摇动龙蛇泣,几案凄凉犬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