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尘埃容易点吴衣,泽国秋来信息稀。


想见淮南初木落,秋云秋水雁初飞。

年来诗酒最关身,满酌休论薄与醇。


愁见洛阳秋夜月,无情偏照不眠人。

木落风高秋雁归,初晴野水涨清伊。


东流会向淮南去,凭寄秋来无限悲。

故人怜寂寞,九日共登临。


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


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

耿公山岳秀,才杰心亦妙。


鸷鸟峻标立,哀玉扣清调。


协赞休明启,恩华日月照。

结客少年日,同游碧水边。


今持绣衣斧,就觅孝廉船。


湖阔惊千里,云开有一天。

相逢地下果何如,自谓情钟亦太愚。


未必珠能空老蚌,岂期玄不与童乌。


且怜商也无三罪,尚喜徐卿有二雏。

夜发白沙口,席影江门月。


洋洋一峰伦,望望何时接。


男儿亦何事,料理经事业。

泪尽西风草木间,游魂暗逐《薤》歌残。


千秋只有无情月,遍照松楸处处山。

水光山色两依然,不见当年载酒船。


老我交游疏后进,君家兄弟散朝烟。


两峰脚迹今安在,彦礼碑诗久未镌。

庭下槐阴尚未稠,那知夜壑竟移舟。


忍将文字镌金石,愁见衣冠葬土丘。


雨露既濡空北望,江湖长在只东流。

别君已经年,相见如一日。


分教淮南生,中路忽相失。


我志如柳惠,何尝厌三黜。

开口临风牙齿疏,搔头向日鬓毛枯。
自知老丑成何物,谁唤良工写此图。
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癯。
万里番禺入贡来,过淮一日到蓬莱。
海中药草无人识,天上桃花有处栽。
圣代宾兴方重士,星郎年少况多才。
郑生结屋名书巢,岂欲巢居似巢父。
风南枝北两相忘,焉用缪绸开牖户。
我闻在昔巢父时,大道何曾立言语。
圣皇六飞渡江水,义旗所向群奸弭。
金陵龙虎挹神京,郁葱王气冲天紫。
攀鳞附翼俱英雄,文武赫若和阳公。
谁道前贤迹已尘,园林气象迩来新。
高山流水有深意,翠竹黄花如故人。
小队郊坰时访客,后堂歌吹独留宾。
丞掾分曹付旧规,翩翩文彩妙当时。
何人误读雌霓赋,他日真成幼妇碑。
曲水流觞如故事,平山行乐有新诗。
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
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
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
晨登炼丹台,云磴互盘曲。
五月居高明,旷远穷望目。
雨洗炎尘净,凉风动梧竹。
翠微深处隔红尘,骢骑联镳访白云。
山隐朝裾增地望,星飞使节动天文。
题诗只许幽人和,笑语惟应上界闻。
载雪曾过太末溪,天寒沙石净无泥。
碓舂白粲连滩响,橘坠红金压树低。
水驿灯明惊见雁,篷窗酒醒忽闻鸡。
空同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
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
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
黄山山下练溪肥,水荐溪毛陆荐薇。
白鱼供馔酒初熟,画舫移来人乍归。
治家只是春蚤起,结屋更爱山重围。
山中人,写梅竹,琅玕清瘦花如玉。
幕中坐客多才华,镇日挥毫寄幽独。
窗间月底忽相逢,纸帐香飘云满屋。
外沙沙头潮没渚,海坛庙前唱蛮歈。
政喜南风吹五两,不愁落日转樯乌。
鳊鱼一尺恰上钓,吴姬二十独当垆。
莫听讴歌倚柁楼,令人愁怨忆南州。
一片姑苏城上月,送郎直过界河头。
忽思吴客四条弦,出谷新莺咽洞泉。
一曲醉翁何处听,冬青树底佛堂前。
将略兵机断若神,济时须仗老成人。
指挥自事囊中智,谋议谁参幕府宾。
已喜雄威存楚越,更有馀策取绥银。
孤丘锁千岑,层阁跨云起。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