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粉靥金裳。
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
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碧尽遥天。
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

秋容围屋,诗声谁读。
伴黄花,绕疏篱、几竿修竹。
插架秘图书,博览堪游目。

弃财戒酒。
药囊系肘。
常清静,便把虎龙引逗。

涵秋寒渚。
染霜丹树。
尚依稀,是来时、梦中行路。

万红憔悴。
秋光独锐。
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

主人居屋,绛宫长住。
日行持,常关锁,闭门封户。
里面种金钱,个个堪分付。

人须猛省,人须猛悟。
独不省,独不悟,巧机越做。
有日阎王知,差著个特俏措。

大仙师父。
常来救苦。
且作凡间人、说些宗祖。

昨朝酒醉,被人缚肘。
桥儿上、扑到一场漏逗。
任叫没人扶,妻儿总不救。

这重阳子,今来生此。
是非去,烦恼退,逍遥白遂。
摆脱一炉香,何有短叩齿。

家自悟。
今观睹。
扶风安手脚,未知门户。

霜径都荒,讶卷帘重见,旧日宫裳。
别经小劫,拈还一笑,原来宝相,不是秋妆。
金环飘断三生影,乍添续、一线斜阳。

托命孤芳,剩十年魂梦,长绕伊行。
小廊回处,凤城西畔,几回烛底,仔细秋妆。
当时一笑天能妒,便拚断、故国遗香。

楚客情芳。
镇梦馀避得,酹月春觞。
闭门成世,悄偎鬓白,托根耐晚,羞染蜂黄。

霁空如水。
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
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

浅碧笼裳。
印麝尘步屧,尚识秋娘。
共惊劫后,岁华渐老,游踪到处,偏近斜阳。

旧月东篱。
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英餐秋饱。
鬓簪人老。
记青年,韵蹁跹,唱红孩调。

秋光将老。
黄花开早。
露浥清晓,金钱万叠犹小。

吹花开树。
惊花落树。
是春风,是秋风,总无凭据。
众芳凋谢。
堪爱处、老圃寒花幽野。
照眼如画。
淡淡湖天。
只荻花千里,不似春鲜。
自从孤零,怕拖秋色,那知羁苦偏在霜边。
唳鹤惊霜。
正夜阑梦醒,还结愁肠。
故园篱下,那时醉后,花忺瘦影,人惜寒香。
圃菊幽芳。
替故人画出,鬓色繁霜。
泪丛开处,澹怀自遣,伶俜岁晚,寒影空江。
倦舞金裳。
认钿屏半面,依约徐娘。
画楼高拥,绣帘未卷,匆匆过雁,惘惘斜阳。
月佩烟裳。
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
翠华嘉节,来迟洛浦,紫云新苑,宠殿昭阳。
记插茱萸。
只几朝黯淡,不似当初。
寄怀篱萼,懒同醉令,探芳水蕊,冷到仙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