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


应知汉江佩,月竹斗娟娟。

积雾琐空岩,寒飙振疏木。


游子勿言归,山程太幽独。

一片荒寒境界开。
疏林老屋傍岩隈。
最知庾信心头恨,并入倪迂卷里来。

谯郡增严李母祠,神龟矫首负金碑。


豆萁已乏不休思,齑臼兼无绝妙辞。


翠琰雄文惭内史,黄庭美翰枉羲之。

重阳佳节无风雨,倦客他乡忆水丘。


采采黄花人送酒,迢迢碧汉雁横秋。


喜无败兴催租者,自有循溪荡楫舟。

高碾长空玉一轮,娟娟零露洗浮尘。


良宵又值中秋节,老我堪怜百岁身。


对酒漫忘谁是主,赋诗那有语惊人。

江皋秋气澄,林屋带幽夐。


霜馀群木敛,日落众山静。


浟浟舟泛叶,湛湛水涵镜。

小松风飕飕,长松风冽冽。


遥知蒙溪上,馀韵两清绝。


宦游正可乐,归梦未应切。

白发侵寻老更催,漫将诗句遣衰颓。


园林昨夜西风紧,自向寒炉拨死灰。

江城西畔月轮孤,知汝凄凉正忆吾。


人世岂能无聚散,但将书札问潜夫。

唐人作诗先作联,一联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千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春风绿遍林间木,想见晴岚扑闲屋。


山人琴剑未归来,知谁把我残书读。

逃暑身何寄,池荷竹院间。


交朋如玉洁,名字饮冰闲。


吹雨馀毫发,鸣泉落佩环。

带得西湖一树清,却因松竹并兰生。


如今收拾归横卷,冷坐钓台非有情。

年时过我涧之南,寂寞宽闲所共堪。


此道吾侪非自苦,人情物态是谁谙。


灰心纵惜形容变,糊口犹图齿颊甘。

钟荣之山千万峰,琵琶麈湖相叠重。


两翁入谷起台殿,半夜空山闻鼓钟。


猛虎如逢涧边石,飞龙却是云间松。

考功记竹洲,所业在淇奥。


谓学与自修,此何取于竹。


士龙来谂余,试请言其目。

为渠著姓黄山谷,结友齐名杜审言。


领略残膏沾丐我,彊书酬唱入坡门。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丛。


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并辔游人任往来,透墙春色已安排。


花时却记梅前事,秀水如何不永怀。

争先报国耻非夫,过后论功失故吾。


志士斗量贤士少,赤松游处智名无。

深居处女静无妆,脱兔飞时势莫当。


已捷不须三舍避,便将战处入耕桑。

谩捐儋耳非长策,便戮先零亦少恩。


整了六师须禁暴,本朝元气要长存。

新来鈇钺授当才,岳下浮云日日开。


易得成功难更好,鼎和诸将熟栽培。

照人精采驻元戎,与我驱驰录近功。


想见玉箫声远夜,乱芟篁竹剉春葱。

去岁仲冬齐泛艇,戏将联句效城南。


眼前风景犹如昨,又过春光二月三。

巉岩路尽困泥间,一步犹如百步难。


渐见云开天日近,何嫌岁晚雪霜寒。


客中野饭身偏健,车上冠尘手屡弹。

我忆故人头更白,故人梦我眼犹青。


重湖叠浪君知否,正似当年翻水经。

前身嵩阳老道士,今日京东蔡秀才。


杜门藏书万馀卷,不知何身得之哉。

城角危亭面面开,尘侵丞相旧诗牌。


凌江欲转鲸鱼活,荔子成阴玉树埋。


庾岭乍过无瘴雾,长安不见奈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