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拾青紫本一经明,得失由来信可惊。
美玉固应人未识,千钧何自俗能轻。
马曹寂寞心空在,骥子昂藏骨更清。
圆如宝月洁如霜,素手轻摇玉体凉。
报道明朝秋节至,婕妤无复望专房。
我家城中烟云乡,秋风晴日千桂香。
交游半是渔樵郎,门前水深通潮江。
和诗到此推砚牍,必不能教鬼神哭。
京廛舆马竞扬埃,何碍骚人独往回。
我住水边奚自识,诗如云外寄将来。
一从风袖携归看,屡向松亭静展开。
少读黄帝书,肯不笑机事。
意犹负深衷,未免名迹累。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
沧海疾风起,洪波骇恬鳞。
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挥手谢秣陵,举帆指瓯闽。
晕墨凝香。
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
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
北苑南宫意所亲,早于挥洒见天真。
僧郎前月金陵去,卷得淮山一片春。
倾倒宁须礼数崇,双眸借阅几英雄。
绨袍入楚曾知沈,云水联舟又识公。
春色共催山到手,心齐期见月悬空。
老梦困其独,微吟惬所同。
闲中徒著句,高处尽归翁。
一代文章志,诸方风俗通。
莫忘前人食息间,好将禄养奉亲欢。
愧予行浅无堪法,幸子时亨能效官。
经纬家声元自好,栋梁门户各相看。
野云弹白云,声寄徽外微。
胎仙舞三叠,生飞上华池。
徽弄瞬息间,是岂筝阮资。
文献相传有父兄,山堂留得是诗情。
果回富艳归清远,尽扫虚骄入正平。
保社只今难可继,赠言如昔信堪惊。
名胜相从餐菊英,楚骚情味是三生。
会逢其适论奇字,进退之间付濯缨。
览德凤凰非苟集,俟秋蟋蟀也须鸣。
风流二士真连璧,乃尔行春到涧滨。
小坐纵谈前后事,推贤因数古今人。
却思尊酒青灯夕,殊觉头颅白发新。
福也事人甚不切,学诗习字欲自别。
不似南邻守舍儿,轻裘肥马通关节。
一翁二季向皇都,未必遭逢事太殊。
只惜翰林欧学士,当时书让蔡君谟。
伟哉江右老儒宗,讲帐曾看设绛红。
内史诗才存古意,天师书法冠时雄。
寒毡懒坐清江雪,云锦新裁翰苑风。
太白仙人紫绮裘,千年遗像尚风流。
狂来踏月共吟咏,醉后呼天与唱酬。
唐室已无一抔土,浔阳今见几回秋。
诸城葛氏久湮沈,清尚知君独远寻。
席卷承家猗顿术,日明好古子云心。
珍藏高阁轻三箧,善购多门小万金。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阁深。
身劳常簿领,兴在即山林。
幽砌封苔晕,虚棂过竹阴。
邺侯插架书最多,笔力雄奇天所命。
万人海中深闭门,理窟搜寻到幽夐。
我诗无律如山讴,形秽岂堪珠玉映。
旧题墨如新,重会俄九载。
俯仰异今昔,令我重悲慨。
上人渐老大,未觉颜色改。
闻君结客满金台,多是贤王推挽来。
汉殿早朝分使节,扬州春兴动官梅。
海东贸易鸡林贾,天下文明凤诏开。
垂丝袅袅拂风轻,犹忆殷勤唱渭城。
当户可容栖小隐,眠春无计遣流莺。
黄金有色初分种,青眼看人感旧盟。
少年麋鹿姿,待价非结绿。
东湖嗜红芰,西山茹黄独。
虽无负郭田,仅有环堵屋。
独漉复独漉,隔帘月影望微月。
楼头夜语不分明,碧穗开香似云叶。
蜻蜓天上来,春愁立死锦绣堆。
昔居清署。
今为编户。
要仿古人襟度。
郎中画鹤称第一,江海十年多见之。
兰皋明月照独舞,雪影参差风倒吹。
沧江玄圃三山上,琪树金芝日应长。
黄叶因风下,甘从洛浦隈。
白云何所为,还出帝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