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人遮道,拨不断、争挽房湖逐客。
臣罪既盈应九死,全荷君王矜恻。
况是当年,曾将愚技,十字街头立。

人生宇宙皆同气,况此根心贯一机。


安用有生衔父恤,只愁无德报春辉。


桂芳春老伤何及,树静风号愿竟违。

圣主搜贤及海隅,王褒歘起应时须。


澧兰处处歌公子,楚国人人颂大夫。


藉甚姓名登制命,沛然霖雨下云衢。

城南芳草路东西,野寺春杯惜解携。


官小暂淹名下士,才高曾赋御前题。


手翻案牍仍兼易,句写山川直到齐。

黄甲才人领郡刑,由来钦恤重虞廷。


薰风拂棹催登路,甘雨随车待过厅。


万卷读来需法令,一方行日按图经。

法署星悬寄薄游,荔丹蕉绿待君侯。


中山书在徒盈箧,五月薪归自有裘。


晋代衣冠南渡客,洛阳烟水小江秋。

终日汩城市,闲心眷犁锄。


故登原上亭,解此尘中裾。


芬香采薇蕨,驯狎怜麋狙。

爱山不离山,君来访山间。


山间只欠水,听君语潺潺。


滋我山色秀,洗我尘心烦。

范君建阳客,读书过万卷。


下笔又神速,数预贤能荐。


省闼复擅场,声名动海县。

新亭彼谁搆,名因翰林揭。


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

我思嵩兮,三十六峰之葱苍。
云霞卷舒兮,纷五色而烂朝阳。


渺群仙之不可见兮,时有鸾鹤双翱翔。

霜寒水落平沙露,短艇悠悠寻泊处。


惊弦旅雁失群飞,贪饵修鳞随网去。


世情翻覆可沾巾,三千食客背田文。

入幕三年久,还家万里遥。


道孤谁汲引,政善众歌谣。


北梦君方稳,南魂我未招。

鸡絮才陈泪已倾,故人旌旐尚禅扃。


尘中愧我头空白,梦里逢君眼更青。


束发论交真意气,伤心无语负幽冥。

溪楼成晚眺,沙浦粲孤霞。


值节长为客,逢人即话家。


荒山惟去鸟,落木见栖鸦。

水耕当用牛,陆行当用马。


诗书无近功,平世安可舍。


吾州兵荒来,冠盖多苟且。

鉴虚磨愈明,弦柔调自直。


临民要儒术,非但用三尺。


君看春秋学,从士能断国。

婉娈峰头片玉明,馀光千古落东城。


才名泮水夸年少,宦业云衢属老成。


五色共知经眼误,一尊还许对花倾。

淮南淮北万重山,悬瓠城高紫翠间。


月旦有评乡俗美,农桑无隙讼庭闲。


青云骥足当千里,红日龙楼在九关。

闽海归来万虑轻,双泉风月旧同盟。


于公治狱天留庆,韦相传经世有名。


得意云山千嶂绕,上堂衣绣五花明。

画帘红烛共秋堂,十载长安重此觞。


往事剧谈悲露草,新诗传看总琳琅。


江山六一馀文藻,职事皋陶旧典章。

四十年来赞太平,君王耳畔管箫声。


定襄地域俄连震,莱牧男儿忽议兵。


明日边烽高百尺,同时御府出三旌。

一循资走五千里,四遇恩超十六阶。


自顾非才已过分,谁言英俊尚沉埋。

甬东郭外为邻住,湖北城中值宦游。


直拟千回同一日,那知一别竟千秋。

归来林下振高风,丰颊修髯见一翁。


近世衣冠似公少,故家文献有谁同。


凤箫声断瑶台冷,绣斧尘生蕙帐空。

武帝龙飞第一春,京华相送各沾巾。


讵知邂逅文身地,总是栖迟皓首人。


山驿蛟眠星满洞,水乡雁起月迷津。

五罚从容至,群生阨塞多。


但无为已甚,勿问达如何。


早读于公戒,终传召父歌。

德满椒兰学满籯,升堂鸿藻继云卿。
舜庠蚤中巍峨选,俭府还驰酝藉名。
捧诏定趋文石陛,扬鞭将度洛阳城。
高情乐幽趣,遂与尘事违。
岩谷久潜照,鱼鸟知忘机。
方邀栗里会,却指冶源归。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适归未得,此别那不思。
高才府从事,芙蕖映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