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


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城南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

店舍烟火寒,尘沙亭堠远。


嫣红糁芸绿,春事亦已晚。


年芳去踆踆,江水来衮衮。

使君领客访金仙,小队旌旗锦一川。


我欲采芝非辟世,公当立极要擎天。


诗声政尔容传稿,僧律何尝禁割鲜。

花几许,已报八分催。
却问主人何处去,且容老子个中来。
花外主人回。

与君今日混风尘,明发生涯各自新。


何限吴山何限色,不将名姓借时人。

五陵车马日翩翩,上客空劳玳瑁筵。


欲觅阮家青眼去,只烦流水两三弦。

山中读易罢,临风弄瑶琴。


丝桐感忧思,无言对岖嵚。


有弟爱吾趣,挈壶远相寻。

转头又是清秋近。
晚风淅淅凉犹嫩。
多谢客携觞。

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
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
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

酒枪药臼气相兼,醉国新移近黑甜。


斗室荫浓蕉欲剪,隐囊香淡菊堪添。


诗颜较比行吟瘦,觞政翻因卧治严。

不有朋欢眼尚青,寒栖谁念影竛竮。


药从名士量泉煮,诗愧幽人裹饭听。


时近瓶笙砭俗耳,好依岩石画羸形。

此日为欢亦一奇,暂休文战即追随。


穷途裹饭存风谊,令节题糕补旧诗。


得士骚坛须互赠,论文狂社敢阿私。

一架藤花偃卧深,到门双骑有铃音。


懒为薄俗牢骚面,喜见文人整暇心。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

凶年犹幸在家乡,邻里相过具豆觞。


我辈忍将灯照眼,游人多是火烧肠。

老来忧患苦无端,一笑相逢强自宽。


诗律频调代音乐,寿觞满引当仙丹。


二山坐对事非偶,三径思归盟不寒。

不须蜡屐上林端,高处登临眼自宽。


䆉稏风翻梅里白,离支日照鹤顶丹。


山川满目如京洛,台榭侵云类广寒。

有客双蓬鬓,归从滟滪西。


符分三竹使,地见两梅溪。


舟遇先逢李,杯行酒到齐。

古树寒花夹细莎,玳筵银烛照清歌。


城临大陆飞霜蚤,舟放中流得月多。


鼓瑟似逢湘女下,抽毫如睹洛神过。

缥缈沧波浸绿苔,仙槎摇曳见蓬莱。


登高不为重阳住,送远仍携片月来。


夹岸旌旗萦舸舰,飞空铙吹动楼台。

酴醾独殿春,得路未为晚。


露叶张翠伞,月蕊明玉幰。


洗妆雨亦妍,暗麝风更远。

鸟哢春声和客吟,小楼乘兴共登临。


闲身自觉逢迎懒,阅岁偏惊老大心。


气暖名花开片玉,春归良夜值千金。

几载郊居罢远游,复劳相赠看吴钩。


只因汗漫思湖海,更逐风尘应马牛。


竹叶临岐催去棹,芦花和雁宿前洲。

萧索西风独倚楼,殊方落日正悲秋。


忽逢杯酌成嘉会,似为风尘慰倦游。


一醉浑忘身是客,微名真与世同浮。

素秋严气发,云林澹寒烟。
凉风起木末,景色呈清鲜。
旭日照高岑,方舟溯重渊。
两家契义世难伦,老去相逢意愈亲。
衰暗岂能宣上化,高闲空惜致尧人。
论交白社逾三纪,接武黄扉近十春。
远宦随时且自娱,看看受代又脂车。
燃灯初过忘岑寂,极目相从接绪馀。
瘴雾催花锦零乱,春风吹鬓雪稀疏。
每依初地借初筵,剥枣烹葵代击鲜。
一片碧城双树外,数椽朱阁百花前。
西山爽气秋逾逼,北海清尊夜共传。
咫尺拳峰郊外村,考亭讲舍至今存。
萧疏石磴初开径,曲折泉流自绕墩。
百里贤人星复聚,千年薪火道常尊。
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
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
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