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地西江远,无家问死生。


凉风起天末,万里故乡情。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芳洲之草行欲暮。


桂水之波不可渡。


绝世独立兮报君子之一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香雪碎团团。
便合枝头带露餐。
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

人间口耳总无权,对影忘言且问天。


刘宋科名原荏苒,苏张车马自喧阗。


水沉香篆青烟细,海雾空轮赤日悬。

青箬笠还在短墙,渔汀樵径尽披霜。


明年春在柳仍絮,前夜雪深梅自香。


天地龙蛇消一泪,河山乌鹊且孤翔。

钱唐诸父老,问尔长安时。
累宿内供奉,可称明主诗。
狗监不晓荐,马卿亦何为。
无个事,湘枕睡初酣。
青织晚潮萦似带,碧攒春树小于簪。
遮莫是江南。
酒肆藏名君不知,别来方解问相思。
江南添个疏狂客,莲叶风前唱竹枝。
葡萄新酿紫霞文,累釂深卮谢数君。
挂席还依蓟门月,鸣榔初荡阖闾云。
推枕逡巡,打篷几阵临明雨。
雨丝才住。
山响残鹃语。
絮语半桑麻。
小立畦边日又斜。
问我朝衫何事脱,无他。
我家已破出他乡,如连如卓方阜昌。
岂料囊金随后散,一齐开铺鬻文章。
我今滨死只如许,二友犹堪望轩翥。
天涯行客倍伤悲,鄂渚登高帽欲吹。
遥想弟兄行处乐,几人同把菊花枝。
肩舆终日在山间,忽见庐山忆雁山。
我亦无心入莲社,愿随征雁及秋还。
六代人空草木衰,闲曹寥落少新知。
忽逢词客携琴至,正值高斋锁印时。
钟埠凉风留下榻,珠江明月忆传卮。
茅屋三间昼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
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
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元机。
遭乱发尽白,凭轩涕泗流。
望乡应未已,疾恶信如雠。
岁月亦已久,干戈不肯休。
战哭多新鬼,江山云雾昏。
馀生如过鸟,故里但空村。
蜂虿终怀毒,狐狸不足论。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随龙南渡后,五世作泉人。
仅识传家谱,空馀报国身。
中原无马迹,钜野隔边尘。
谋生失计倍凄凉,扶病将归自激昂。
那得金丹生羽翼,只将铁石作肝肠。
日长独卧维摩室,岁晚全荒陆氏庄。
栝岭东头是故乡,碧天云树思茫茫。
瓯江直与沧溟接,不及羁人别恨长。
白发生青镜,黄花吐素秋。
家书无雁足,客路一羊裘。
海燕辞乡社,山猿傍酒楼。
高第虽登不燕安,写骚亭上日忘餐。
文章渐入欧苏室,风雅将登李杜坛。
庐岳云开瞻秀爽,吴江月满照清寒。
口衔天语临江右,劳却功臣便问津。
画舫轻摇彭蠡曙,锦衣归看洛阳春。
从来科目贤才盛,况际朝廷治化新。
远将玉帛祀先皇,秋雁寒云满路香。
白发喜归梁颢第,锦衣荣过魏公乡。
书衔彩凤光松梓,梦绕飞龙在庙堂。
不似严生乞会稽,一身名义总无非。
何须佩印如金斗,若论还乡胜锦衣。
行处眼前新事满,坐来门外故人稀。
一为南国别,久负故园期。
细雨破花气,和风柔柳枝。
竞舟红浪动,挑菜绿烟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