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支公肯与世相违,故结高堂在翠微。


青菜漫随流水去,黄彪时逐暮云归。


乔林挂月猿来啸,幽草生风鸟自飞。

清泠寒涧水,窈窕青山阿。


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


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

废鼓楼前蔓草多,夕阳骑马下坡陀。


欲谈天祐谁堪问,自唱西风菜叶歌。

昔在开元中,此名升阳殿。


西通大明宫,夹道直如箭。


至尊黄金舆,乘春日幸宴。

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


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

茫茫遗业海桑边,感慨因歌溪上篇。


公子不归鸥自白,庶人来住鸟仍玄。


蘼芜细雨山连郭,翡翠斜阳水满川。

一池风月十亭多,费价其如四万何。


今日沧浪休问主,百年兴废本同波。


煎茶又勺吴僧钵,濯足空传孺子歌。

宿雨敛西昏,翔阳舒东白。


松涧纷相悦,溪喧若趋敌。


迤逦叩山椒,熹微露榜额。

英雄割据未全非,此日龙川霸气微。


辇路已随秋草没,歌尘犹作彩云飞。


美人何处还金殿,壮士当年尽锦衣。

临故国,认残碑。
伤心六朝如逝水。
物换星移,城是人非,今古一枰棋。

天南舒啸失长风,沦落闲身五岭东。


一片雄心无处著,孤城斗大万山中。

龙楼凤阁倚天尊,肃立群山万骑屯。


戎马书生豪气在,三台高处望中原。

曾费诚斋策马来,临溪处处见花开。


一庵拟筑蓝田曲,补种诗中十里梅。

浮生富贵等微尘,欲觅山林寄此身。


但是故乡归便好,不妨衣白作山人。

冷烟寒日挂疏林,荒草迷离古径深。


樵女归来秋郭晚,山歌声出万松阴。

断碣题名字半残,古松阴里好盘桓。


半间废寺无香火,佛卧空山落叶寒。

林叶萧疏夜有霜,城阴荒草散牛羊。


市声不到墟烟冷,万冢高低送夕阳。

五幡青犊散馀氛,废垒连营郁战云。


班草莫谈元二劫,荒郊有鬼哭秋坟。

谯楼旧筑郁嵯峨,望远犹堪托啸歌。


一角孤城山影里,趁墟人散夕阳多。

带岭襟溪万雉连,筑城当日为安边。


剜苔细数残砖字,止隔明亡十二年。

断瓦零砖废苑秋,行人犹识镇山楼。


万方多难伤心客,无地登临写暮愁。

邻江边粤俯闽关,楼橹参差桂岭间。


欲拨寒芜寻古戍,疏林斜日半城山。

大儒出处见高风,遗搆依稀想像中。


皋座春来莎草遍,石楼兵后玉书空。


偶然消息成吾是,静里端倪忆我公。

荒祠不复布琴尊,往事惟凭故老言。


东海日高开讲席,西樵山色接江门。


石房细语虚闻响,庭树无枝老见根。

纬萧图画里,记亲见、草堂幽。
甚浴鸭池荒,栖莺柳老,春淡成秋。
汀洲。

叠磴危梯万仞悬,嵯峨飞阁架苍烟。


天浮海色雕楹外,日荡江流画栱前。


玄鹤并携珠履客,青凫双下玉台仙。

万古消沈尽,浮云事几场。


酣歌颓醉玉,休得问兴亡。

朝阳岩下访遗宫,树锁寒烟万壑中。


金像瓦穿残日照,僧房门掩败垣通。


落泉流漫厨灰冷,坠叶纵横溪路穷。

黄湾东望独悠悠,雁过西台悲昔游。


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


平林风震星辰动,大海潮来天地浮。

秋草萋萋废垒平,廿年前是伏波营。


古榕树下闲扪虱,旧事能谈有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