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


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洲谋稻粱。


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

扰扰尘劳懒曳裾,此生终待老匡庐。


两山分破吟难尽,一水飞来画不如。


红杏成坛今仿佛,白莲结社漫踌躇。

关河迢递入汾阳,暑雨初收陌树苍。


名士多为文学掾,此州今有状元坊。


雁来霜塞秋声急,鸟去烟台野色荒。

都门柳色绿纷纷,惆怅南园此送君。


䫈海驿程须给传,国朝字学要同文。


鼓来野庙迷蛮鬼,火燎山田落瘴云。

晚色溪亭路,风帆去莫遮。


交情寄桑落,离恨渺天涯。


志行今谁及,声名莫谩夸。

古寺疏钟里,因依孰并游。


歌行如短李,邂逅得髯邹。


皎月林塘夜,青霜雉免秋。

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


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


元祐爱君语,读者犹涕洟。

客少从蒿长,居深懒户开。


孤城岁云莫,瘦马子能来。


长策怜葵向,新诗更雨催。

道在无今昔,才难有屈伸。


青编知了意,白眼付时人。


镜里颜容旧,胸中事业新。

今秋乡里荐贤书,年少周郎智有馀。


全得凤毛增意气,正联鸿翼上空虚。


汝南月旦评无愧,诸老先生谢不如。

夷路驱车势易奔,青冥纵翼自孤骞。


求为散木甘无用,正似灵光幸独存。


汗简老生跻璧府,曳裾贤傅遍王门。

玉府多应惜谪仙,紫皇留恋到残年。


画眉京溜风流在,借箸先生节概全。


禄比书辞增百万,寿如门弟及三千。

朝来照眼百琼瑰,为有诗筒打雪来。


不止梁园许分简,诗坛高筑比云台。

诗成催雪岂无功,今果装严七宝公。


休说春花那解舞,也教耳热慰新丰。

人生才食顷,何处分好弱。


刑狱即道场,筦库有真乐。


故纸终日翻,毛锥几年阁。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


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

王国重熙洽,邦基百世安。


深源混清浊,直道阐平宽。


学术知同贵,师儒颇异观。

州名因水得,此地昔曾游。


自有欧公宅,常多儒者流。


野花开别岸,春色在行舟。

仰高虽未接华裾,清论时容著野夫。


挂剑未能临死穴,隔江何处奠生刍。


凄凉陶令松三径,寂寞扬雄宅一区。

久服才名老郑虔,奋须抵掌便谈天。


平生落尽摩霄翮,妙句新如出水莲。


晚岁江湖聊可乐,夜谈城垒不须坚。

骑马凌风拟八仙,不须三斗始朝天。


细听街吏鼕鼕鼓,看舞歌姬步步莲。


问事未应无伯始,论文今复得徐坚。

赤帷使者朱斑车,重檐飞盖遮日乌。


佛前下马来跪炉,草木焦卷苗欲枯。


我亦本是耕田夫,仅能识字勤须臾。

尝记枫宸赐异恩,同时人物亦诜诜。


从前百事不挂眼,初得微官便退身。


教授才华欺蜀锦,参军诗句似唐人。

往昔逢君最妙年,朱霞天半已轩轩。


论文岂是无张说,取友何期得邴原。


谈笑坐轻千叠嶂,吹嘘谁送九重阍。

词高云蔼蔼,笔扫阵堂堂。


妙绝江南社,清新乐府章。


穷通元自乐,身世两相忘。

初雨歇。
槐夏绿阴时节。
万里无云天绀滑。

鄱阳江上五见雪,鄱江楼上风栗烈。


广文先生不畏冷,弭棹登楼兴清绝。


笔端妙语出离骚,酒后刚肠吐名节。

我来遥自东瓯东,贤非朱邑乡守桐。


半年为郡治亡状,四月不雨心忧农。


水田龟拆秧已老,云霓望断天穹隆。

孔坛昔栽杏,鲁人呼东家。


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


雩风长其实,教雨濯其葩。

鲁人呼东家,陈蔡不火食。


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