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


今日知音一留听,是君心事不平时。

梅郎绛节朝玉台,朝游五城暮九垓。


遗民香火答遗爱,何年祠屋荒苍苔。


剑津诗客子张子,住持仙坛判山水。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玉泉吟鼎月隳轮,姑射风标两绝尘。


只欠何郎窗畔雪,戎葵为我作馀春。

乘鸾著色,痴蝇误拂。
不及羲之醉墨。
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久嗟尘匣掩青萍,见说除书试一听。


闻君却作长沙傅,便逐秋风过洞庭。

将坛文苑代称雄,指点千年感慨同。


名在江山翻借色,事过天地竟何功。


乡心暂托烹鲈后,客梦都抛别鹤中。

宾主西南胜事并,此游端足慰平生。


杯仍七月称秋望,赋是双珠可夜明。


战血至今高壁色,词源终古大江声。

还朝禹年并,驰传汉恩深。


雨露园陵色,冰霜使者心。


卧馀江畔辙,颂有郢中音。

当年倾盖识君初,烂饮天山驻使车。


秋去安仁空有赋,雁来公瑾又无书。


林峦红叶知人老,篱落黄花亦我疏。

天皇有意用吾儒,四海钦风尽读书。


可爱风流贤太守,天山创起仲尼居。

憩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馆变春温。


未能鹏翼腾溟海,不得鸿音过雁门。


千里云烟青冢暗,一天风雪黑山昏。

沦落天涯数十秋,区区班笔早年投。


采薇山下慵拈草,洗耳溪边懒饮牛。


振武扬威难射虎,忘机绝虑不惊鸥。

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


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


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

嗟予语敬之,敬之当听予。


敬亦无不在,语子敬读书。


当其未读时,天君自俨如。

云山老人国大老,历代遗编饫探讨。


馀事游神翰墨间,乘兴濡毫快挥扫。


严霜烈日如鲁公,抉石奔泉陋徐浩。

仙棹发秋湾,稽山到不难。


要将培远业,便答自初官。


秦望一峰峭,贺湖千顷宽。

疏帘留客昼偏长,茗碗告罢新炉香。


主人不恤寒具手,为出牙签古锦囊。


鹅溪半幅开平远,天际归舟烟树晚。

三年持法白云司,直道人歌张释之。
竹简下帷工旧学,桃花留县有馀思。
每缘正气瞻台岳,幸接交情老鬓丝。
帅府西开控百蛮,故人捧檄上遥关。
春回桂海云垂地,夜入榆溪月满山。
客路独行青嶂外,人家多在白云间。
翠玉楼西白鹊台,当年曾见鹊飞来。
旧游寂寞人何在,晴日苍凉花正开。
二水合流喧虎口,五山盘伏起龙堆。
独移兰棹钓沧湾,风细波澄夜景闲。
却渡九溪歌九曲,不知月上浸亭山。
十角黄牛两具犁,山南山北趁幽栖。
杏花开后菖蒲出,春雨鹁鸠相应啼。
此日闻君事远征,还从瑶岭上金精。
百千万叠晚山出,三十六湾春水生。
龙去石潭黄竹暗,鸟啼仙洞菊花晴。
去岁新秋别凤城,今年春早会秦京。
人生离合知难定,客里相逢重有情。
花淡淡,柳青青,半风半雨若为平。
敬之方平尚质直,伯玉谟谋加致密。
中台二妙卓有声,骢马西来能事毕。
绣衣东望五云深,卢龙烟草金沟水。
山林钟鼎似无同。
舒卷有穷通。
洗出壶中三峡,帝城赢得从容。
一笑招真岩,屈指如昨日。
梅雨打溪船,回路顿萧瑟。
岂知数载后,相逢仕涂出。
经筵虽旧事犹新,似续中朝入荐绅。
便赋泉山六百石,重光唐石八千春。
从来力量非他意,到了工夫只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