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杰阁双林开,余辉薄天树。
炯炯含元精,巍巍托飞步。
缅惟经始时,西台泪空注。

德望文章称科甲,官阶寿考更兼之。


呜呼今日延陵墓,不愧当年有道碑。


天子重伤麟丧鲁,吴人私幸凤生岐。

相国祠堂,看古树、苍崖千尺。
听断涧、辘轳声紧,阑干吹笛。
士女嬉游灯火乱,君臣际会松杉直。

君不见白石翁,墨花破万纸,散落世眼中。
其间方寸地,贮一太史公。


是时太史称吴侬,三载磊块蟠翁胸。

贪看晚节傲霜飔,淡色幽香冷不辞。


入坐叵罗争自引,归来款段未须骑。


推敲月下犹孤语,竞病风流彼一时。

穆穆文定,渊渊金玉。


风被四远,誉髦归淑。


伊余小子,钦承在夙。

肃肃文恪,有严我师。


扣竭空鄙,博约兼资。


片语必法,寸履皆规。

座有嘉鱼膝有琴,今人高会古人心。


已闻古奏来盈耳,更缀华篇作赏音。


聘鲁雅评犹可识,在齐馀韵窅难寻。

葑亦多彦,哿矣两朱。


昆丘连璧,峄阳双梧。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

秀矣孝廉,名驹在谷。


白玉清冰,碧梧翠竹。


少游诸老,孤莺乔木。

陆缔于我,好也奕世。


中丞汪汪,视实兄弟。


翔泳殊能,逵磐别致。

昌哉我牧,百夫之特。


瞬洞万棼,平吞四渤。


经库储学,智囊韬识。

有华东阳,烨于吴门。


古有遗高,展也兹存。


孰为先生,秀降三辰。

司徒岩岩,四海具瞻。


孰不敛衽,植偃砻顽。


蒙逖以卑,霄丽泥蟠。

四海吴夫子,成人见冢孙。


礼应先雀弁,欢满及龙门。


紫鷟非家瑞,芳兰是国根。

神交今在识荆前,再结前生未了缘。


果蒙道力相扶起,蚤晚东林对长官。

千金帖子忽飞驰,洗手开缄只汗颐。


前代昌黎今我是,恍然海上记留衣。

阁天孤峙老棱层,万古荒台万古登。


君逐我来无记性,东坡言是德云僧。

洞崖秋藓碧层层,夺竹穿松际晓登。


想得紫芝初入手,汲泉钻火欲呼僧。

秋落遥峰翠几层,不知何处啸孙登。


而今小坐黄云看,谁道方袍不是僧。

天风吹入紫云层,高阁逢秋快一登。


多少傍花随柳意,还馀一个玉台僧。

老脚春还短,名山梦每登。


玉台天上寺,文定意中僧。


得法休藏钵,传心信有灯。

温温文定公,至道夙所钦。


神超虽缅邈,馀英壮儒林。


正容阅真翰,默默流至音。

奕叶论深契,平生仰大儒。


淹留趋绛帐,寂寞奠生刍。


忍见摧梁木,悲歌碎玉壶。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闲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同与隆兴第,嘉禾见两轓。
瀛壖迂使节,蜀道送行轩。
预草前须诏,惊传易箦言。
处事拘挛外,锄奸谈笑中。
几年亡主将,全蜀赖明公。
畏爱盾衰日,清和夷惠风。
十载庞居士,一朝裴晋公。
宣威先抗虏,决策竟和戎。
宥密行谁尼,规恢事已空。
初拟文翁化,谁知怀远图。
庙谟专制阃,世将易兵符。
养虎竟遗患,断蛇由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