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松竹阴中逗晓光,无风有露自生凉。


黄筠椅子十二只,倚遍琉璃背满霜。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独坐南斋久,忘家似出家。


香烟秾作穗,茶面结成花。


细竹才通径,长松初有槎。

地近中原怯早寒,一杯何处复追欢。


同寻涧壑闲谁共,强逐风尘老自难。


归梦孰知元有约,故情应得旧相看。

雨声萧瑟,初到梧桐响。
人不寐,秋声爽。
低檐灯暗淡,画幕风来往。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相望山河近,相思朝夕劳。


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


岳高嶂重叠,鸟道风烟接。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馀彩,山窗凝宿阴。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并桥冰乍泮,隔岸柳初黄。


河上春犹浅,天涯日渐长。


平时好行乐,往事入思量。

兰蕙摇晨风,菲菲不可息。


绿叶垂紫茎,亦自有殊色。


我欲贡瑶台,果值凌风翼。

苔岑自有臭,松竹自有林。


虽异同堂语,应留隔代心。


荷风朝未歇,桂露夕已深。

风度曲江流,文心潮海见。


千里共东粤,犹自称乡县。


步公白玉堂,岂为清华羡。

鹏飞几万里,鹪巢但一枝。


赋形分小大,谅非物所为。


至人超象迹,鞭心独在斯。

黄山飞晚翠,玉水动秋清。


共传终古意,远出四时情。


始知流峙物,长含元化精。

人言秋气悲,我爱秋光洁。


每当玉露时,复睹黄花节。


清影在东篱,高人心自悦。

一室萧然秋在中,碧溪流水醮篱东。


佩萸泛菊追清事,戏马游龙止霸风。


只有文心从露白,任教庭叶赴霜红。

风云不可定,日月乃如流。


我无烟霜质,亦非波没俦。


但识浮生理,何须不死求。

山轩来晚照,落叶益纷纷。


古径行人少,荒斋归鸟闻。


寒云依渚静,绿水向田分。

孤烛夜自明,四壁冷无声。


攲枕清无寐,思时愤不平。


林中多虎豹,天上有欃枪。

清客相过更有谁,闲心惟许白云知。


山房多少思君意,半在焚香煮茗时。

铁笛风前早识君,还从石室见多闻。


圭璋世与连城价,鸾凤天成五色文。


春酒玉尊催献寿,夜筵红烛感离群。

泽国秋将尽,书斋夜欲分。
孤灯悬壁照,落叶隔窗闻。
啼月乌栖树,随风雁入云。
秋气薄书床,金壶漏乍长。
凉风吹短鬓,明月满虚堂。
木叶飞轻影,篱花送远香。
避事宁违俗,端居悟及身。
颖泓供媵御,方册替亲宾。
室闇月阑入,庭空花自陈。
老苏朱墨十分工,应笑林间远世踪。
幢幢云树秋,黄叶下山头。
虫响夜难度,梦闲神不游。
窗灯寒几尽,帘雨晓阶愁。
半生徒碌碌,百事未能周。
白屋方甘老,朱门忽见收。
登龙应有愧,得马正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