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去岁渝州赏雪时。
桂舟兰楫泛清漪。
握松旧令传琼腕,冠柳新词侑锦卮。

俗有巧斗心,畜此巧斗禽。


搏击无迅节,爪觜自相侵。


胡能知远人,角胜合百金。

山根受重渊,石脚插九地。


千年无支祈,闭穴守禹誓。


扁舟七日闲,浪作老龙戏。

细读石屏记,临风觉厚颜。


如何一片石,欲比众名山。


浪迹江湖上,归身岩壑间。

山形如斗势坡陀,魁枕杓携万尺高。


近世无人知火枣,当年有客得蟠桃。


灵蟾尚隐凝琼髓,神鹤常归堕玉毛。

高挂蒲帆出大通,抱琴扫石就松风。


携将六月薰风去,散入三春雨露中。


望气君应追柱下,救时人尽识姚崇。

曾留丽句在丹霞,词客登临羡作家。


一去篮舆谁继轨,重来粉壁见笼纱。


程门剩有齐腰雪,潘县添栽满眼花。

频年瞻北极,今夜宿斗山。


缥缈入飞磴,超然出人环。


群峰绕列宿,宛在天中间。

山中闲宰相,日日有蜂衙。


剑戟门前竹,枪棋鼎内茶。


莺歌喉宛转,蝶舞翅攲斜。

萧洒园池上,依然一故庐。


苍苔封曲径,老鹤伴闲居。


计拙身还逸,颜酡鬓任疏。

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只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口作蛩吟肩耸山,了无萦系一生闲。


梦回春草池塘外,诗在梅花烟雨间。


但得双眸长炯炯,从教两鬓自斑斑。

茅结两间月,白云分半间。


利名俱拚舍,云月共清闲。


来辙元无俗,论交赖有山。

诗骨清臞甚,几如沈隐侯。


自编篱象眼,为护笋猫头。


日有丘园乐,身无世俗愁。

生来疏拙甚,怕与俗流同。


颇识一丁字,宁牵两石弓。


夜敲筛柳月,晓对落花风。

村疃多幽趣,谁言景象稀。


云攲山卸帽,苔长石添衣。


一岁惊春老,千林觉绿肥。

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


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

山势主宾立,溪流泾渭分。


景幽诗易得,兴逸酒难醺。


有累营家燕,无心出岫云。

隐迹深村里,年今四十馀。


谩携三寸管,欠读几行书。


爱竹和烟种,移梅带月锄。

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未齐肩。


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馀尺五天。

崖翁底事姓名香,照世文章日月光。


葭坞留荷啼晓露,茧窝埋玉黯斜阳。


碑刊地记生前撰,甃蚀苔痕去后荒。

搔头无别想,得句但长吟。


懒到风波地,坚存铁石心。


人情从冷热,世态任浮沉。

遥望魁斗山,累累尽荒冢。


何处吊贞魂,古庙松楸拱。


惜昔明室亡,金枝落蛮壤。

孤影伤弓铩羽翰,绕林今幸一枝安。
素餐曾饱侏儒粟,短发休弹贡氏冠。
自信初衣胜单绞,岂将手板换纶竿。
浮云变幻路多岐,衡泌优游久息机。
脱兔出林方走圹,雄鸡断尾不为牺。
消磨岁月书千卷,领略溪山酒一卮。
淹留业桂岁寒盟,偃蹇空高物外情。
捧日心常悬北阙,凌云赋未奏西京。
盲公腐史谁同驾,桀溺长沮且耦耕。
烟霞锢疾廿年馀,断简残编老蠹鱼。
享帚自怜曾梦笔,藏山犹有未完书。
遥知宣室能前席,不向平津再曳裾。
霞衣欲举醉陶陶,不觉全家住绛霄。
拔宅只知鸡犬在,上天谁信路岐遥。
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
秋入银河夜度霜,针楼无语理寒裳。
独怜孤影灯前共,谁惜芳颜镜里妆。
关塞月明归梦杳,江湖天远别情长。
今年九日无风雨,何意招寻上翠微。
清兴因君仍大发,病魔于我故相违。
尊前谁对黄花醉,帘外空怜白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