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能武能文,禄位功名,始终保全。
想身依凤阙,亲承恩露,手提虎旅,汛扫蛮烟。
镇守南都,命参机务,司马兼收将相权。
津亭芳草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

青郊歇马拂吴钩,萍聚天涯共白头。

久舍新丰唯命酒,长谣故国一登楼。

林残半壑飞寒雨,潮落空江急暮流。

已逐黄尘老,初为故国行。
计程随逆旅,问俗愧诸生。
顿顿舂新谷,村村护旧茔。
天惜花时雨易晴,鸟知人意唤春醒。
归舟兀兀新安路,溪北溪南水正生。
不怕春寒更出游。
兰桡飞动却惊鸥。
烟光佳处辄迟留。
前岁过此州,手持七闽节。
虽远更惮劳,揽辔迟明发。
回瞻七里滩,何日榜舟歇。
五岭崎岖一步难,白云兼雾幂中间。
行人莫道山多险,更有人心险似山。
霜飞十月中,摇落众山空。
孤馆闭寒木,大江生夜风。
赋诗忙有意,沈约在关东。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
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
汉帝英雄重武材,崇山险处凿门开。
如今更有将军否,移取潼关向北来。
江源南去永,野渡暂维梢。
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
冒暑行游涧水西,篝灯危坐类迦黎。
从今了得超凡诀,圣学工夫在日跻。
入圣超凡不易了,一毫未透隔千山。
涧水连云向洛流,怀山秋树瑞光浮。
关城风景还依旧,几见群英此胜游。
可怪新安水,舟从石上行。
不风秋暮冷,无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危湍几处惊。
年年此日逢重九,逐逐殊乡异所之。
却忆壶觞招客醉,漫看琴剑送人归。
旅怀牢落可谁共,萍迹飘流惟我期。
堤边古杨柳,暗拂行人衣。
绾尽情多少,莫教音信稀。
絮语不能尽,归来未几时。
双亲惜儿去,白发又丝丝。
朝来理行棹,一别萦千思。
难为雁行留,执手空嗟咨。
伤子远别离,辞亲日初晓。
后会知何时,泪滴荆溪草。
精灵原不死,三尺剩琴材。
天地红羊劫,江山白雁哀。
孤臣余涕泪,故国久蒿莱。
居然水北与花南,门径从教步屧探。
旧雨遥天成小集,寒冰炎日助深谭。
生涯鱼茧闲中理,乡味莼鲈梦里谙。
万里苍茫外,嵇康有故人。
天涯喜相见,款曲动弥旬。
久客得无泪,长歌欲损神。
频日缘溪箬茧船,到来犹见旧山川。
烽烟甫靖多空巷,戎马成群杂市廛。
鬓雪自怜前貌改,晨星难得故人全。
朴臣用笔如用铁,刀槊飒飒秋风哀。
千壑万壑落眼底,真气盘郁孤云开。
吾家江南有老屋,青山四壁森为排。
秦坑赵长平,楚坑秦新安。
祸莫大于杀已降,秦赵之坑若循环。
白起项羽皆齿剑,沛公长者先入关。
料峭西风瘦不支,无衣空自咏秦诗。
压装剩有琴书在,多病还须药裹随。
五夜篝灯催警蟀,一炉竽火赋蹲鸱。
县城孤回护重关,天许青山四面看。
红柿人家沙路净,白杨风色涧声寒。
马留破驿萁成束,人上荒台月半丸。
万般思,无计奈。
因甚当初、劝往天涯外。
欲遂亲欢还自害。
四山围一坞,高阁出危城。
人语奔雷哄,溪声骤雨惊。
炊烟笼古穴,寒色黯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