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喑。

结托白须伴,因依青竹丛。


题诗新壁上,过酒小窗中。


深院晚无白,虚檐凉有风。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湖山久系念,块处限形迹。


遥望一水间,十年靡由即。


军旅起衰废,驱驰岂遑息。

轩中何所有,秋兰碧葳蕤。


钩帘落花入,围棋清昼移。


何以答韶景,偶然咏新诗。

佛书置不读,玄言谁与酬。


惟将嗒然意,来坐兹轩幽。


红萼总飞尽,黄莺犹滞留。

前林绿筱润,后沼碧莲芳。


介尔一丘上,翛然三伏凉。


偶凭扶老去,聊唤索郎尝。

壁画白莲社,池种白莲花。


清梵既已毕,浊醪徐当赊。


远公故不禁,陶令亦无他。

天开图画乌尤寺,江心一螺孤峭。
方外疏钟,秦时片月,万绿孕兹瑶岛。
峨嵋翠扫。

亭子萧疏隔水开,闻君十尺卧苍苔。


芝从角里先生乞,术倩茅山道士栽。


檐际数峰如斫就,槛中群石尽飞来。

翛然十亩占菰芦,净室名香馔野蒲。


赋就园亭闻拙宦,书成阛阓识潜夫。


青山有梦飞盘谷,渌水无心乞鉴湖。

闻尔为楼近郁蓝,晴川历历豫章南。


当檐河汉三千尺,绕架云霞八百函。


径压蓬蒿同蒋诩,阶藏兰菊类罗含。

青牛西去定谁从,赋就归来学老农。


醉白堂成初养鹤,草玄亭启一登龙。


机云洛下堪同住,梁孟皋桥欲借佣。

泠泠瀑布落檐牙,眺听空山静不哗。
下界繁声奏丝竹,上方幽韵寄烟霞。
流觞曲涧云生岫,洗耳寒潭月印沙。
岩栖不用买山金,新构危楼面碧岑。
静对飞泉鸣片玉,如听仙乐响空林。
潺湲入夜醒尘梦,淅沥乘风和朗吟。
岌岌忧予老,劳劳爱汝贤。
尽教身外绊,何可病相缠。
近水还成屋,临门见泊船。
雾重月无色,夜来寒有情。
墙根馀宿莽,木末弄初晴。
去岁那知有,新冬得此生。
步入小桥去,方欣与俗暌。
亭高云作幔,池满水如圭。
鸟狎频移树,花浓不辨蹊。
隔浦望溪林,新亭冒绿浔。
卷帘山在眼,过槛水澄心。
时散竹间帙,闲调池上琴。
草草数间屋,言依古佛居。
仅能遮雨雪,大半是图书。
梵唱连歌板,棋声杂粥鱼。
涉溪搜幽胜,披云旷延伫。
岩光晃石窦,岚彩媚平楚。
叠嶂自盘纡,联峰递轩翥。
北城鲜人事,颇称幽人居。
四邻各无营,出入相于于。
近有学佛子,筑室于城隅。
诛茅营小构,面水敞晴轩。
俗驾时堪避,清阴日正繁。
开帘看竹色,涉径破苔痕。
万里投荒此卜居,骚坛千古拟湘累。
文身章甫知无用,埋剑丰城自有时。
鸣马暂辞天仗远,山龙终待衮衣期。
指挥铃辖武功成,韵落渔樵凯奏清。
总为好谋能制胜,岂徒夸勇效输诚。
春深小苑麒麟毓,日暖新堂燕雀鸣。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
香飘古寺昙花见,秋到闲园蝶梦醒。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曲槛疏篱结草亭,醉吟相伴昼还冥。
烟笼晓树供诗料,露浥春风映酒馨。
七字喜从酩酊得,百瓢偏为浩歌醒。
年时一砚镇相随,新辟南窗坐更宜。
结习平生老文字,消闲长日乐华滋。
羁栖亦觉吾卢爱,却扫无多客屐移。
悠悠澹沣仲宣句,善长曾援注水经。
羡尔澄潭涵绿净,愁予远道眇青冥。
莼羹乡味怀空托,齑粥书声意自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