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别筵霜色惠文冠,遗爱偏留泪眼看。


今日棠阴归右伯,古时薇省在长安。


传来素翮随阳易,写就银钩度远难。

问我归田何所云,浮名损尽任离群。


畏听西竺三生语,懒乞华阳十赉文。


有酒不妨长短日,是身堪作卷舒云。

萧然海鹤出风尘,谁识三朝旧省臣。


十八年前书已就,五千言后事方新。


生当文佛将临日,老作羲皇以上人。

抽簪已是十年余,金紫依然山泽癯。


过海鸡林争购禁,当朝鹓侣却无书。


康成表后初称里,贡禹征来不卖车。

双旌宛宛向洪州,斗色虽遥渐可求。


定有征君堪下榻,那无帝子共登楼。


西山南浦来尊外,紫电清霜满案头。

马鞍山脚乍停船,黄鸟嘤嘤到酒边。


我自一翁安避地,君还四岳近朝天。


初完赵璧披云出,忽折吴钩向斗悬。

小舫飞觞不厌频,交情父子更谁真。


青云未晓弹冠意,明月元多按剑人。


总是众知龙卧稳,也还身睹凤毛新。

紫衫抛后鬓全鬒,六见桃花源水春。


题笔不为绵上语,灌园偏忆汉阴人。


行藏盛世难论迹,离合中年总爱身。

怜君新筑晋祠幽,五柳当门山满楼。


昼永琴樽宽自得,春深车马僻难求。


孤云似客能分坐,片石闻禅解点头。

西北风尘眼暂空,东南名胜迹还同。


杯行三雅知从伯,剑出双龙久让雄。


往事半残红烛后,寸心全向白头中。

方岳开南极,台门俯药洲。


卷将明圣水,来作海珠流。


禾黍多阴雨,壶觞及素秋。

高义云天世所希,殷勤解网凤衔飞。


青莲自得汾阳爱,白屋惟将公旦归。


师保炎方长服德,藩屏楚国更宣威。

三年听讼已神明,爱士风流更擅名。


齐相最能知石父,鲁人那得目荆卿。


频为岳牧过南楚,遂使台门隔玉京。

昔同浣纱女,弄楫太湖亭。


南北穿莲叶,东西入洞庭。


何期句注塞,亦有采香泾。

当年大司马,手植此蒲莲。


池引滹沱水,堂开紫府烟。


沙场功不遂,薤露恨空传。

何以炎洲翠,而辞大庾梅。


因君有琼树,故拂羽仪来。


峨口朝霞起,圭峰暮雨开。

南国当珠斗,东山得衮衣。


开藩龙虎地,敷政帝王畿。


召伯多阴雨,君陈在紫薇。

挂帆三十里,相送白蘋洲。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

主人荆岳伯,嘉客浙才贤。


接玉鸾龙步,联珠花萼篇。


离心满香浦,别泪注湘川。

君侯风神有奇格,秀髯方瞳兼广额。


少年甲第已峥嵘,壮岁功名更辉赫。


长淮之西古蔡州,我侯清风千载沭。

三晋多人杰,吾师出固然。


素汾经太岳,紫塞入幽燕。


世业端居里,名邦倚舜田。

秦汉河山胜国楼,苍茫云物望中收。


提封五管无交趾,入梦三刀有益州。


吾辈且为文字饮,此行休负武乡侯。

寡人南海思北海,万里方吟忆弟词。


白日看云同报国,青山为我更题诗。


罗浮风雨仙何在?


轼辙文章虏亦知。

飞虹双跨隔河楼,尽把南园古迹收。


五夜德星占上界,一时名士聚南州。


风神落落王平子,文采翩翩沈隐侯。

眼中缥缈此飞楼,一代英雄坐上收。


木石心肠歌小海,神仙名姓占高州。


黑头公望推王掾,青骨平生羡蒋侯。

如海侯门路不通,溪流寂寂雾蒙蒙。


谁家客许花间入,何处樽能月下空。


敲散彩云钟隔水,吹残玉漏笛临风。

作砺为舟社稷臣。
衮衣应许近星辰。
黑头宰相黄扉客,曾是维摩座上人。

五云遥捧翠华归,北极芒寒万象依。


关塞岩岩分地险,金汤面面自天围。


圣图六马知能驭,永命三灵未待祈。

系缆不能发,酾酒酹春江。
江间波浪千尺,留客角词场。
不向公卿屈膝,翻向公卿斗捷,老我十分狂。

孤城春气輚温风,石几闲门夏树中。


遇客便移杯酒玩,题诗今得故人同。


犹惊鸟动花纷落,况值日斜樽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