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

望中远树各依行,春后新晴未断霜。


池面得风呈绉碧,梅须经雨褪危黄。

休日呼儿上古城,胡床何处不随行。


莫嫌一阵东风恶,分外教他数日晴。

到得荆溪鬓尽斑,二年心力不曾闲。


如今归去无馀恋,只有梅花惨别颜。

卅年不到城东去,云水空蒙接远天。


野岸新蜩鸣偶尔,山门枯木尚依然。


已非昔日僧迎客,犹记当初柳系船。

问菊城南路,秋光又一年。
草桥风景尚依然。
正是黄花时节、碧云天。

城上危栏徙倚频,由来荆楚岁时新。


寒塘酒帜能留客,晴坞梅花解笑人。


客雁参差仍向渚,贪鱼拨剌不容缗。

晚郭归舟急若何,市尘犹恐累渔蓑。


到家觉得曾风雨,两树芭蕉破叶多。

遇尔城西陌,初停四牡驰。


乍晴为榖日,今雨正瓜时。


暝色过谈易,春泥策蹇迟。

积雨欣始霁,清和在兹时。


林叶既敷荣,禽声亦融怡。


鸣泉来不穷,湖风起沦漪。

古县周遭景物环,政虽多暇倦跻攀。


偶因送客乘时出,却得浮生半日闲。


频过水边仍有竹,忽当林断远逢山。

繁霜堕众木,朝光破初寒。


游子侵旦发,隐忍行旅艰。


走马东郊门,别愁莽无端。

牙樯锦缆趁平潮,神女飞来不待招。


龙舸虚传隋殿脚,阳台今见楚宫腰。


歌声遥泛高低浪,妆影斜通宛转桥。

雨中楼阁锦模糊,江上游龙近有无。


度曲可怜人似玉,挥杯堪叹米如珠。


扁舟只合携西子,狂客何心吊左徒。

寒疾连朝避风雨,今晨一出复何如。


扣门投刺意不惬,上马逢人情有馀。


饥鹤啄虫行广陌,垂杨飘絮泛污渠。

季秋风日已凄清,况是羁人骋望情。


红叶不曾殊海国,黄花只少对山亭。


京华作赋悲摇落,故里登高忆弟兄。

烟光蘋渚转,霁景杏园来。


流水看车度,芳尘避扇开。


花香连帐幕,草色映池台。

春还都未觉,春事不相饶。


柳拂佳人幕,花停上客镳。


易牵芳草思,难度落梅朝。

春色忽无赖,客心伤此时。


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


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

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


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


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

信马春风踏软沙,晴郊芳意接京华。
绿垂波面官桥柳,红出墙头御苑花。
莫问年光侵老境,且拚日醉送生涯。
飓风超海撼官城,吹断银河彻晓倾。
瓦阵飞翻千鹄起,屐声旁午万蛙鸣。
骈肩重足人如醉,涌溜奔云气未平。
碧椒结子乱鸣蝉,五月村居思窅然。
青垄岁华流水外,白头心事落花前。
松斋夜拉高僧话,竹簟凉宜醉客眠。
遐荒九日多幽悰,禅台隐隐临高墉。
徘徊暂抚莓苔石,突屼已见芙蓉峰。
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
令序恣间寻,吴人雅好弄。
微风况暄和,次帽不觉冻。
群贤欣华至,夙饶济胜用。
寒尽山城换历头,雪消春水满汀洲。
梅花村外逢朋旧,竹叶尊前话客愁。
直把诗书为活计,故应鱼鸟识风流。
昨夜横山堂,柔翰频自弄。
诸君各健举,独如蝇被冻。
诗本吾家学,才尽迄无用。
葡萄熟后已无瓜,杨柳萧疏村径斜。
一树当窗门静掩,豆花红处是君家。
虎头凤麓连长堤,随山刊木路可为。
长官仁政及物远,一时力役民忘疲。
岘山脚下江水生,普宁寺前舟楫行。
细民无钱不得渡,老幼相持愁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