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
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
一雨送微凉,千山静如沐。
萧萧松桧秋,露气多芬馥。
窈窕入前林,天籁应虚谷。
去岁山中逢人日,今年人日仍登山。
经丘自足情兼具,寻壑偏宜静与闲。
雨映疏篱花的皪,烟生野径石斓斑。
程符秋色好,杖策叩禅扉。
不尽登高兴,无嫌傍晚归。
石花明涧水,山月上人衣。
习静寻山寺,息心戒浪游。
云藏嵩岳树,水泛孟津舟。
听梵来龙母,鸣钟静石楼。
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
芳草满汀洲,繁花散远畴。
野桥支曲径,急雨乱春流。
树暗闻啼鸟,波平看浴鸥。
峄峰累嵯峨,秋磴纡回互。
履节展高兴,呼侣逐幽步。
鱼贯下曲窦,猱攀凌窄路。
晚烟城郭合,僧磬彻虚空。
落日寒蝉径,秋山古木枫。
沙明知远火,云暗听归鸿。
杨花扑面莺乱啼,乐游原上烟萋萋。
野田棠梨红欲堕,远浦菰蒲绿未齐。
朝来雨歇山似沐,终南秀色云鬟低。
十二年前此乐群,石床萝径叶纷纷。
死生惭负延陵剑,箧笥空存邺下文。
山色茫茫看落日,秋阴漠漠但寒云。
清夜转危坐,孤亭酒半醺。
可怜一片月,隔断万重云。
两地风兼雨,相思我与君。
檀旃远出白云隈,邀友秋游策蹇来。
竹径梵音传爽籁,石坛屐齿印苍苔。
一帘花雨禅心静,半榻茶烟鹤梦回。
缓辙平皋夕照深,南云相望一长吟。
梅桃九命闲居事,牛鹿三车病后心。
极浦空村迷海气,乱帆回树动春阴。
山因临水秀,水更在山清。
病叶疏林木,寒霜冷石坪。
废园馀晚菊,荒径杂芳蘅。
鹊华两点暮云中,缭绕秋光望不穷。
几缕晴烟遮欲断,半沈林表半浮空。
潭影湛明月,幽林芳径穿。
参差数茅屋,隐约依林泉。
狺狺众犬吠,误在桃源间。
为想渊明把酒时,几人重九独题诗。
惊寒白雁霜前落,带雾高峰鸟道奇。
石壁流泉猿斗果,僧窗翠柏鹭斜涯。
出谷复入谷,下上穷烟霏。
遥见群峰划天碧,石骨瘦削云肤肥。
回崖愈转愈不及,振势百折难停鞿。
纵步副游情,瞪目惬心赏。
晚霁爱澄川,流光极漭泱。
丰年蚤谷登,间原百草长。
双柑斗酒人依旧,绿遍了宫墙柳。
水面茶烟风片皱。
看花院落,听莺时候,笠屐携红袖。
再至曾游处,凭高望远天。
暮云飞岭岫,春色暖人烟。
亭子存犹昔,钟期去不还。
数转烟萝入,微茫山气中。
阴晴半壑树,钟磬午天风。
饭供行厨白,香分宝座红。
幽意谷泉落,相将任往回。
谁持星浪石,移近雨花台。
人坐翠微笑,鸟邀春色来。
力疾游仍远,重寻三过堂。
清淮添酒绿,秋露湿橙黄。
但得千场会,宁辞两鬓苍。
独立迟秋月,清光恰二分。
故人来旧雨,逸兴发高文。
目极还山鸟,心空出岫云。
以天分界负苍穹,下俯孤城指掌中。
风送晴岚归别浦,日牵海色驾长虹。
偶逢浴佛喧钟磬,还与同人叶徵宫。
宿雨初收,南皋潇洒秋光透。
重阳时候。
满目蒹葭茂。
岘山突兀凌群峰,直上疑与风云通。
相将共寻曲径去,屐齿踏破苍苔封。
天高正值秋深候,霅溪练影摇晴昼。
寻春扶病谒伽蓝,悟彻禅心月印潭。
舞咏能谐童冠志,安危空作主宾谈。
何须岘首留遗迹,只愿弥陀共一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