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郡城咫尺旧皇州,仙掌嵯峨控上游。


金马铜驼空落日,珠林琪树不凋秋。


登高望远凭青眼,坐石看山到白头。

烟凝暮紫夕光移,秋意因高见远吹。


何处风囊来舞激,翻惊羲驭在鞭棰。


登临不尽今人感,眺听还多往事疑。

遥碧峰尖如削,轻红荔脸初酣。


水涨江天渺渺,故人一叶西南。

老逢佳节强跻攀,兴绕东篱愧未还。


与客携壶登缥缈,寻僧对榻卧幽闲。


白盐照日一峰古,乌帽吹风双鬓班。

九日同登古蕺山,眼明天阔兴清闲。


杯传但觉欢无尽,帽落俄惊鬓已斑。


乡思遥驰三径里,秋声近在八松间。

九日无悰懒出关,强登云榭望泉山。


伤心不忍看茱菊,蓬鬓萧疏泪点班。

白盐卓立群峰外,真武山头平视之。


试上白盐峰顶望,未知真武孰高卑。

山中松柏几经春,壁上龟蛇妙入神。


羽士相看笑相语,使君老似去年人。

夔子山高峡天阔,骚人宅近刚肠悲。


菊花上头不易得,酒盏到手何须辞。

浮家东下路间关,地近家乡尚未还。


风雨满城欣已过,星霜入鬓早宜闲。


去年嘉客同吹帽,今日仙林独侍班。

莹煌灯火如星斗,夜夜人间望此山。


来向元宵试灯火,却移星斗下人间。

斜日淡芜烟。
重阳又一年。
怅垂杨、几度飞绵。

望神京、目断烟草,青天长剑频倚。
香街十里朱帘月,空想当年华丽。
堪叹处。

江流不尽天连地,山意无穷春复秋。


多少诗人无分到,我来三月得重游。

突兀飞楼雾里看,当年词客此盘桓。


窗中二水浮天入,槛外千峰插地寒。


海峤心情饶伏枕,台垣消息几弹冠。

一闸复一闸,牵舟菀柳阴。


惠通名肇昔,疏凿利从今。


波浸城皋远,源分苑内深。

昔上鞚飞壒,今来航素波。

中流牵锦缆,临泛兴如何。

柁转郡楼失,蓬开山翠多。

尘迹何因到,名山不易逢。


谷深微辨径,寺近始闻钟。


古树寒飙急,幽轩夕翠浓。

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


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


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

出郭暄欲暑,涉林清自秋。


步随目力高,身与山气浮。


飞来辛夷花,拾得莲叶舟。

广莫亭前秋气清,招邀酒伴走庖兵。


悠然谁解知真意,乐只应须在太平。


直到上峰饶独步,尽收下界入双明。

欲寿吾前酒一行,走三百里火云程。


热时却有寒时节,汝母梅花腊底生。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官道千秋坐小车,仙随阮肇饭胡麻。


男儿正患无津耳,千古留侯事可嘉。

宿雨飞花阻撷芳,寄题端欲为增光。


何时登揽快晴日,瀹茗挥毫看瑞香。

雨馀东北望银屏,一带寒山映骨清。


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

疏懒常嫌束带劳,年来见客强垂条。


不知此病容医否,沥沥真珠出小槽。

一龛灯火夜凄清,壁下秋虫断续声。


细把新诗等风味,易牙元不乱淄渑。

乱插黄花趁节宜,年华休向镜中悲。


已知和气回春谷,横管临风更一吹。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