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分得东篱雨后花,呼童栽近小窗纱。


引泉灌溉滋新壤,剖竹编围护嫩芽。


自许琴樽相调笑,何须蜂蝶乱交加。

鱼龙舞。
湘君欲下潇湘浦。
潇湘浦。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人意若便。


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

从今羞复走功名,卤莽因循已半生。


心遣我愚应有谓,眼看人智亦何成。


梦为蝴蝶因观化,目送飞鸿漫寄情。

凭高游目快遐瞻,落日孤云与水兼。


万顷泽空供雪意,一枝梅笑破冬严。


擎苍未减飞扬兴,引满何辞斗石添。

老去尘怀痛洗煎,虚舟不系任回沿。


寸心若变有如日,万事不忧终在天。


莫为饥寒弃南亩,须知穮蓘有丰年。

水国穷冬犹未雪,木牙草色似春馀。


医教治嗽停朝饮,目为方眠废夜书。


众醉羞随人鼓舞,天知谁怕鬼揶揄。

棹入黄芦浦,惊飞白鹭群。


霜华浓似雪,水气盛于云。


市远炭增价,天寒酒策勋。

小草偷微生,崛强沮洳间。


托根倘失所,憔悴无好颜。


嗟哉一大地,宁无尺寸闲。

大年著色山前雨,摩诘无声句里秋。


已是湖山无限好,更栽芦叶伴轻鸥。

男儿有泪不染竹,当作包胥贾生哭。


湘源遗种虽可爱,节目尚馀儿女态。


谁能千里移此根,出门又恐添啼痕。

韦曲西南大隐留,卜居春日近龙楼。


金门诏许东方待,玉殿书将太乙雠。


柳色甘泉移砌上,花香平乐过床头。

大明御宇临万方,顾惭内政翊陶唐。


鸾鸣凤舞向平阳,秦楼鲁馆沐恩光。


无心为子辄求郎,雄才七步谢陈王。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


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

路近西陵易怆神。
一袈裟地许平分。
玉棺好伴魏城君。

眠云精舍榭微波,想见当年胜地多。


欲为名园记兴废,空留老树意婆娑。


百年俯仰成今昔,半亩宽闲足啸歌。

摩挲碑碣手频揩,遗址重寻赉砚斋。


前辈风流吾岂及,小园花木近犹佳。


嶙峋石骨高于屋,潋滟波纹绿到阶。

不才何敢望前贤,仙籍刚迟六十年。


或有因缘存翰墨,故容啸傲寄林泉。


园荒更拟添新竹,池小还思补种莲。

泛宅浮家任所如,偶来吴下卜新居。


敢争子美沧浪席,且读天随笠泽书。


朝籍久除无束缚,乡山欲买尚踌躇。

猩屐常为醉魂役,骊珠适与睡时丁。


外物移人每如此,人心可使不长醒。

平生自许岁寒操,醉日移来三十丁。


底事此君亦移转,连明风雨唤教醒。

清如杜叟日卓午,直似姜公诗作丁。


冰雪容颜俨相值,霸陵醉尉也须醒。

艳艳洒妆斗姚魏,冥冥花影逢石丁。


醉生梦死何如竹,三百五十九日醒。

腰悬六印不用求,胜处引人著沧洲。
波平草软鸥鸟下,花明柳暗池亭幽。
两园牛鸣一舟了,三春驷隙千觞酬。
冰壶彻骨无纤尘,新来结屋苕溪滨。
倾银注瓦叟泥饮,披锦裂绣天行春。
沙平印篆鸟浴羽,浪暖破绡鱼跃鳞。
深宵桴鼓满江干,故国犹歌行路难。
作客惟求三径益,投林欲觅一枝安。
年衰豚犬挂怀抱,海阔鲲鹏羡击抟。
三径向来孤竹弟,一枝今日伴梅兄。
岁寒图上曾相识,一笑相看自有情。
多少邦人意惨悽,出郊云淡楚天低。
马头渐指淮东去,回望孤城落照西。
安得丝毫补吏民,下车才度十朝曛。
却惭父老相留恋,卮酒争持寿使君。
山人垂老厌奔波,客里移居可奈何。
居竹轩中无长物,采莲泾上有行窝。
几茎白发梳来短,千古清尊饮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