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兹淫春霖,曾不避甲子。


荷锄做秧田,宁欠三寸水。


社戊占丰登,不以此故已。

撩乱苔钱,差池菱叶,白板桥边秋水。
点点浮沤,溜银塘珠碎。
断云湿,拖逗余霞明灭。

仲冬风雨似秋来,无客蓬门昼自开。


幽抱向人那得尽,穷愁泥我若为裁。


不禁远岸梅花照,更见孤城柳色催。

一雨遂不止,我行当此穷。


蜀东天亦漏,尧后水犹洪。


大点有片重,密蒙无寸空。

暑雨频经信宿休,近郊方出释潜忧。


虽妨麦始二停穫,且见苗知一半收。


神岳怖民藏电雹,老松凭寺偃蛟虬。

苦笋樱桃次第来,雨馀官树绿连街。


白缨蚯蚓歌幽草,赤帻蚍蜉穴古槐。


短发欲星愁有效,幻身如电事无涯。

积雨将谋雪,新年未入春。


半生如过客,七日又逢人。


采胜天花小,香醪玉色醇。

积雨琴丝缓,沿阶藓碧滋。


泥途方汩没,茅屋且栖迟。


酒向邻家贳,杯从野老持。

风轩红杏散馀霞,堤草青青桃欲花。


寒食清明看又近,满川烟雨乱鸣蛙。

常年过腊雪犹繁,泽国春光已可怜。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


柳条着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菀菀冥冥雨气沉,一春长是咏春阴。


燕归画栋帘栊静,莺下雕栏院宇深。


斗草玉钗应复约,看花金勒误重寻。

一雨青无罅。
满郭秋光,卐字苔痕亚。
闭门温宿酒,诗性冷、浇向惊鸿弦下。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
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


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

北风吹夏雨,和竹亚南轩。


豆枕欹凉冷,莲峰入梦魂。


窗多斜迸湿,庭遍瀑流痕。

花满金罍酒满樽,一杯欢饮得佳宾。


近年乐事无今岁,此际闲身有几人。


禄美胜于三品料,腊香清彻六根尘。

淡亭亭、影摇溪水,芳心知为谁吐。
玉华宝供年年事,消得一天风露。
私自语。

土市子东曹门西,衡门之下聊栖栖。


古堂疏豁还高榻,故国行藏有杖藜。


巳多佳树琴书静,复值炎天雷雨低。

幸从大夫后,而无吏事忧。

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

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

春惟有色雨为声,静落青烟一水迎。


花欲妆时先自沐,人从睡起较微清。


一瓢深浅斟于耳,百日沉浮助以情。

九旬春序六,万里客程三。


一水云光湿,千山雨鬓毵。


桃花红未了,柳色绿相参。

七月之间旱如燬,祷而得之偶然耳。


八月又旱农无秋,同僚劝效前日求。


我方省愆未及祷,沛然一雨苏群槁。

元正作佳天,涉七弄春气。


好雨亦知时,绿波行何济。


新诗如蜀州,句有梅柳味。

雨水不雨水,雨雹胡乃然。


小者如莲实,大者如弹丸。


仍闻隔江言,有雹大如拳。

北风卷长云,晨光坐来灭。


映空絮忽飞,谁谓越无雪。


元气塞天地,万古常周流。

莫辞冲雨湿春衣,要看湖山滴翠微。


絮重欲飞堤柳暗,花寒无赖海棠稀。


官忙未觉追游少,酝美犹堪尽醉归。

从来寒食半阴晴。
花底听歌声。
昨夜满城风雨,惜花还系心情。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
淡匀深注。
红紫纷无数。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好。


食已得从容,偕行石城道。


桑麻光似泼,山林净如澡。

江槛连朝雨,山斋昨夜凉。


不知新稻熟,深怪晚炊香。


得句君应喜,闻风我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