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草偷微生,崛强沮洳间。


托根倘失所,憔悴无好颜。


嗟哉一大地,宁无尺寸闲。

不见前贤畏后生,一闻君语为心倾。


何时却约高轩过,重听门人说老成。

家近平湖草树青,几年于此寄高情。


有时亦为衰翁出,谁道庞公不入城。

参得诗中句外禅,颇知经岁杜禅关。


要须觌面亲分付,不免烦君一下山。

梅山寄我近来诗,便恐诸郎气尽低。


双井派中真法嗣,莫将轻比顺阇黎。

云意悠悠晚尚坚,玉尘犹未破清寒。


不知谁把千岩雪,付与诗翁马上看。

剪水飞花点翠峦,未教全放玉孱颜。


分明六曲屏风样,和雪新描著色山。

园荒不见二疏归,风引长藤欲上篱。


燕子作巢春寂寂,竹枝摇月影离离。


谁为五柳当年传,又诵三堂此日诗。

郊祭严祠事,斋宫肃夜寒。


鸾刀催宰急,庭燎及晨难。


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

夜饮锦瑟傍,歌吹盈耳根。


归闻窗外竹,摵摵风叶喧。


梦觉室生白,晓起欲填门。

吾君英睿相君贤,其那寰区未晏然。


明日翠华春殿下,不知何语可闻天。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自在嬉游遍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


醉眠芳草衣裳冷,笑嚼名花齿颊香。


既是烟霞令久任,岂应风月断来章。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面皮如铁鬓如丝,依旧粗豪似向时。


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


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

爱栽竹树爱栽花,新筑船轩傍石斜。


古庙炷香知某客,半山摇扇望吾家。


闲看红袖穿林去,可著冰纨作画夸。

尚欠佳篇与送春,只缘醉卧动经旬。


偶无载酒相过客,始是吟诗自在人。


喜见笋芽穿瓦石,都忘雨点渍衣巾。

葺圃疏畦日荷锄,六旬老叟尚何图。


卧床迫夏犹毡褥,宴几经春只药炉。


群窃花枝相侮易,合携竹杖与驱除。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衲朝裌暮午衫单,始觉春归不再寒。


些子幽花三两亩,霎时啼鸟百千般。


世情落落全相背,诗律平平略放宽。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


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


东风吹绿扬子江,滟滟江波泻春酒。


况乃又是清明天,元从一饮三百钱。

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风吹飞雨干,散作柳花毬。


危檐下舞鹄,老树腾蟠虬。


烟空夜色垂,肤寸凝酥柔。

寒满一衾谁共。
夜沈沈、醉魂朦松。
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

崖云送雨一村凉,千顷扶疏绿颖香。


白马谁将河伯命,缁车先趣大夫装。


老来未觉巢莲近,远去惟知曳尾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