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火星岩下石凌壁,阁上相忘止一僧。


莫问人间兴废事,门前流水几前灯。

归帆正藉好风吹,却为看山误我期。


急水渐趋江合处,奇峰横出路穷时。


欲寻柯斧仙何处?


久困津梁佛亦疲。

乳窦玲珑处处开,空中无日不生雷。


七峰婉转如珠斗,一水浮沉有玉杯。


风雨东西分洞出,云霞日夕满城来。

星岩胜概甲泷东,玉乳泠泠下碧空。


万壑芙蓉生洞穴,千林薜荔隐房栊。


云根气作朝朝雨,石角声含夜夜风。

七星化作七芙蓉,斗柄乃是玉屏峰。
中有夹天千尺峡,天开一罅烟重重。


振策飞厓同我友,摩挲怪石云濡手。

芙蓉一朵一丹丘,紫翠长含一片秋。


太守殷勤是山水,闲同上客弄轻鸥。

石笋中空多白云,乳花飘处叶纷纷。


芙蓉一一成员屋,七朵青苍天外分。

礼加徐孺动南州,政暇还同烟水游。


鸾鹤只知能啸咏,一声寒作碧天秋。

天光日与水沉浮,清绝湖风不待秋。


吹尽七峰珠斗影,白云不使镜中留。

中湖山作七螺浮,势截牂牁上下流。


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

翩翩白鹿夹车游,自得神君岁有秋。


谢眺最宜山水郡,金波丽句照炎洲。

拔地几千尺,参差是箨龙。


孤云因有本,片石亦成峰。


壁断烟松接,岩虚乳穴重。

多事水芙蓉,枝枝作一峰。


洞门开乱石,地道出寒松。


自汲从天井,人归及暮钟。

石床长几许,一半与瑶琴。


岩暖少秋气,山空多暮音。


人随流水尽,日使白云深。

隔水见山影,微风吹有无。


不知玉屏上,谁与白云孤。


石小亦成洞,峰多不出湖。

乳多晴更滴,处处湿人衣。


石气含云冷,花光出水肥。


渔樵元得性,簪组亦忘机。

峰峰开石室,一一作云根。


树有飞梁势,厓多瀑布痕。


花来频送酒,月上更开尊。

玲珑数岩穴,明灭一烟霞。


石乳凝为石,花光散作花。


莓苔多绿字,蝙蝠是丹砂。

云作芙蓉蒂,湖开白玉盘。


天从双石入,人以一泉寒。


水影多鱼翠,山香有鹤兰。

午禽啼断苍烟,砉然堕地秋星碎。
天风四咽,泉飞转侧,云移向背。
上界斋钟,初寮佛火,沈沈石气。

别通一路仰窥天,深入重崖直到泉。


何事频来观不足,璇台云物石房烟。

谁擎北斗挂西州,尽日清光俯碧流。


错落珠联依雾堞,苍茫棋布满烟楼。


三冬正洒空寒色,数点遥当旷远眸。

百丈岩前石鼓鸣,山人今夜动山灵。


同舟亦有知音者,共听乾坤第一声。

七星岩下醉神仙,犹占龙床水底眠。


我有一樽延寿酒,月明今夜对南山。

天上何时落斗星,化为巨石罗翠屏。


洞拆三叉盘空曲,壁立万仞穿青冥。


客寻旧路不知处,龙去千载犹闻腥。

碧山缭绕石瑰奇,两岸繁阴薜荔垂。


桂水岁寒收瘴霭,火田秋熟庆清夷。


无名老树森森秀,得意幽禽翐翐飞。

一日三岩可了,半生两脚初来。


不怕天公雨涩,青鞋飞上崔嵬。

磴道纡回碧雾盘,玉虚宫阙上巑岏。


何来灵气真人御,不尽长风大壑寒。


洞口秋阴连薜荔,岩前空翠湿琅玕。

几度别仙山,瀛洲绿水环。


碧桃开又落,乱点玉苔斑。

仙山对城郭,累累七星石。


中有太古文,世人了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