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室从来洞壑幽,近传胜事足风流。


小儿缓舞铜踶曲,游女明妆罨画舟。


奕奕朱扉窥水榭,隆隆丹障隐山楼。

岩栖好去沥湖陂,风景年来倍昔时。


出镇近逢羊叔子,胜游重睹习家池。


经春桃水迷仙棹,长夏荷筒杂羽卮。

翠壁丹林相对开,岩光树色共潆洄。


槎疑银汉侵星上,山作蓬壶泛海来。


水上片霞开别岛,花间攒石隐仙台。

乍入不知处,山风逆面凉。


四时似飞雨,几折透湖光。


倒碛分辰宿,流声合徵商。

积金削壁引巑岏,洞府谁知日月宽。


三竺烟光当晓出,九华江色入秋寒。


天窗渐豁山犹屋,地肺潜通谷亦盘。

胜游宁但晋东嘉,星渚南来又一槎。


天际云为江上树,烟中山似洛阳花。


何年飞石犹存洞,几处开林不带霞。

久慕星岩胜,年来始一游。
崚嶒金焰耸,鸿澒鏬光浮。
玉滴千年乳,风藏万斛秋。
旧游重过便神驰,昏黑能来席更移。
何事不随仙令舄,自怜错顾尚书期。
娟娟新月还须照,滚滚飞觞莫愬迟。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
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
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
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
吾邑多缁徒,浩浩若云海。
大机久已亡,赖有小机在。
乃更与一岑,纯全两无悔。
纷纷学禅者,腰包竞奔走。
才能脱葛藤,痴意便自负。
求其道德尊,如师盖希有。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
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
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
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
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
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
师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
胡为衲子归,以响答空谷。
顾我尘垢身,拟向禅河浴。
爱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怜。
昨守当涂郡,不识隐静山。
羡师来又去,愧我复何言。
幽栖非不胜,触目是林丘。
若比兹岩秀,培塿固难俦。
云山千里见,石泉四时流。
我生山窟里,终朝面孱颜。
独此岩未到,抱恨知几年。
兹游信奇绝,一览小众山。
我年七十五,木末挂残阳。
纵使身未逝,亦岂能久长。
尚冀林间住,与师共末光。
我自归林下,亦复与世疏。
赖有善知识,时能过吾庐。
伴我说道话,我爱读佛书。
道满三千界,潮音未许缄。
何为狮子座,却上景星岩。
天近云随步,林深翠滴衫。
石室钟灵胜,岩壑多洞天。
既登岝崿险,复激清流湍。
攀岩碍巨石,逾岭凌苍烟。
磴道逶迤百给来,名山况复枕嵩台。
三花并倚诸天出,七曜初从一径开。
玉乳倒悬阴洞石,瑶封长护白云苔。
避暑携尊自爽然,上方楼阁倚云巅。
奔雷骤雨无常态,叠石重岩有别天。
但得长吟消永日,不知残碣是何年。
北斗星精堕平壤,融结胚浑竞森爽。
神镌鬼凿拟营搆,窈窕谽谺更虚敞。
元气润湿烟霞重,白日惨澹含悲风。
石殿玲珑翠满窗,仙人都在水云邦。
湖光北绕通诸洞,峡势东回束大江。
径接丹梯成复道,影涵金榜动飞幢。
轻舟寻遍七星遐,恍惚乘来博望槎。
入洞有时容竹杖,沾衣何处落桃花。
炉烟直出层宵迥,石气横吹别窦遐。
何年七星降人间,罡风吹作山头顽。
九疑云晴两峰失,五老天清双剑攒。
桂林茫茫石如簇,散漫崩腾走平陆。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
洞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
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