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士女春牛会,欢娱满越台。


家家人胜节,一一小年杯。


生菜青丝出,陈醪白玉开。

穷愁谁得似,萧瑟自年年。


王霸知无日,英雄料不天。


花寒犹带雪,草暖已含烟。

旧国宁无腊,贫家亦有春。


书残王正月,泣尽汉遗人。


地老千年恨,天私一日贫。

冉冉流光去,心孤老大前。


王家非我腊,天祐是臣年。


梦失双蝴蝶,愁归一杜鹃。

已得周花甲,应能驻大年。


朱颜犹四十,白发未三千。


曲逆长贫后,扶风益壮前。

处处喧衔鼓,催年是此声。


花灯初有市,鸡鞠未当城。


已喜三冬暖,尤宜一日晴。

春饼兼黄白,团年粉果香。


眉怜双女月,发恨一人霜。


花事从今始,年光正未央。

暖逐立春来,梅花一夜催。


气犹晴雪在,声已早莺开。


竞掷金钱去,争持宝胜回。

平生明镜里,未有一愁心。


老去方多恨,春来欲废吟。


莺须怜梦好,花莫笑情深。

天含春气湿,似泪未成流。


人去空留恨,莺来即唤愁。


已青黄木浦,未绿白蘋洲。

细雨从开岁,蒙蒙已浃旬。


那知垂老日,尚作苦寒人。


烟火吾方冷,莺花尔莫春。

一冬因太暖,酿得一春寒。


坐恨花多湿,行愁叶不干。


阴从人日甚,雨到上元残。

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


湘戍南浮阔,荆关北望赊。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自笑不知老,人前便说山。


昨来逢好友,云自富春还。


许以方丈地,分将一半闲。

高秋别中宿,二月下阳春。


未尽登临兴,终为寂莫人。


虚名难隐世,文字苦随身。

岂有关心事,披衣坐到晨。


鸡声前浦日,鸟语隔山春。


多病凭僮仆,无成愧故人。

孤棹发江口,连樯宿浅沙。


同人皆有役,于我独无他。


夜水闻争渡,春山梦到家。

老觉冬衣重,慵便春服轻。
衰翁脚力弱,拄杖乃能行。
八秩今时少,何人福寿并。
何物淮夷久乱华,东风依旧满天涯。
春盘荐酒杯频举,醉笔题诗字半斜。
无数故人俱契阔,一双老眼近昏花。
看东风、柳摇金缕。
精神顿美如许。
独怜老我双蓬鬓,无复少年张绪。
髻薄金钗半亸轻。
佯羞微笑隐湘屏。
嫩红染面太多情。
香火祠庭即隐沦,谁知未许作闲人。
一抛夜雨横塘宿,三见东风石液春。
当宁照临齐日月,馀生报效绝涓尘。
独自芬芳,无多颜色,恹恹自恋春华。
忘却孤根,频年漂泊天涯。
韶光九十曾余几,尚更番、作践横加。
盗贼生涯困,回头尽战尘。
春来长是病,老去不如人。
屋小香常集,杯深酒尚醇。
维时春欲半,映日色皆分。
草意侵阶出,新声到处闻。
林开花照树,冰泮水生纹。
林吐微微绿,山回黯黯春。
药栏随地得,诗思逐时新。
瘦影堪谁似,孤怀只自真。
草屋频迁次,东风值早过。
耳惭聋太晚,发喜白偏多。
潭静雁无影,春归莺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