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


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


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

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


头陀会里为逋客,供俸班中作老臣。


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

中和节后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


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


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

值迥逢高驻马频,雪晴闲看洛阳春。


莺声报远同芳信,柳色邀欢似故人。


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

年年长是阻佳期,万种恩情只自知。


春色转添惆怅事,似君花发两三枝。

梦远潇湘,雨丝寒、半折帘波垂晓。
芳晨换了。
画里媚香人杳。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


花里小楼双燕入,柳边深巷一莺啼。


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

夷门回首限风烟,遥夜天涯有梦悬。


颂德敢言三代下,受恩今忆十年前。


安危海内占容鬓,贫乏山中倚俸钱。

野畦烟老芍药红,小桥曲水遥相通。
礼宜门今在何处?离离禾黍荒城空。
夕阳霞散西山麓,看花欲向村垆宿。
名园画舫学水媐,板桥垂柳山禽啼。
四面楼台树阴里,中间亭子荷香迷。
竹林苍翠凉如雨,肆野村醪白于乳。
青铺碧毯何能唾,鸟语花香小雨过。
幽深曲径叩禅关,支公塔冷烟霞卧。
前朝石碣敞诗襟,上房仙梵发清音。
潞河曲港通渔溪,溪边钓艇春烟迷。
晓来拂柳行两岸,绿阴浓处莺声啼。
得鱼不须上城市,沽酒且向篷窗里。
岸然道貌烟霞友,青眼相逢与我厚。
花木清幽荫竹轩,草亭潇洒大如斗。
华表千年鹤已飞,园林易主空沾衣。
海天日落鲸波明,长城古道关山情。
晓风残月伴行旅,山程水驿如趋迎。
二月清明柳初擘,北平门外憩松石。
行吟载洒兼提壶,柳阴系马坐青芜。
寻僧不绎禅悦味,烹鲜且就蔬笋厨。
古亭高会恐迟暮,夕阳鲁戈挥不住。
半天突兀斗姥阁,星河晓向檐前落。
春来拾级一登临,四野苍茫时自若。
莺啼花老春渐深,东风作恶吹荒林。
宿酝红凝,新篝绿剪,柔肠全为双蛾转。
最难调护是轻寒,帘旌斜带杨丝卷。
宫额栖鸾,仙娥舞燕,花栏密缝曾偷见。
山园春雨径宜芟,槛外浮烟树树咸。
抱瓮谁为三径主,赏春莫寄八行缄。
何时搕酒携朋去,共听樵歌和鸟喃。
小辟园林草自芟,荔枝垂实高低咸。
等闲竹坞云深锁,抛掷蔬畦雾半缄。
泛泛落花鱼吸浪,迟迟晴日燕呢喃。
已恨宵长,怎禁它、隔巷疏砧敲碎。
桃笙乍荐,无奈嫩凉如水。
鸳帏悄闭。
东风吹彻。
破轻黄画檐柳色。
落梅如雪砌空阶,寒窗寂寂。
星炯炯,思依依。
关山幽梦绕,风雨暗魂飞。
江南春好浑闲却,何事游人滞不归。
往兹荐禫日,朱明甫南移。
青青原麦秀,袅袅陌桑枝。
家世本农业,曾读耕田诗。
年来望断木兰桡,脉脉香魂黯黯销。
犹是酒旗歌板地,东风无赖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