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此山仙吏管,葛洪一样,勾漏请丹沙。
七年山外路,画角声中,寸寸度褒斜。
云涛似海,白茫茫、不见津涯。

七天人又别,诗心一路,秋色吊虫沙。
笋将穿翠去,古镇三江,隋塔日西斜。
仙山秀立,照铜河、绿到天涯。

画中人似玉,恒河影里,身世悟团沙。
旭阳山翠重,小阁天中,雨细又风斜。
三年一聚,有涯生幻作无涯。

七年愁里过,春鹒秋蟀,断本付麻沙。
紫云前代曲,花露宫莺,星淡玉绳斜。
元和奏雅,谱霓裳、早艳王涯。

锦城耆旧传,相思两地,桑梓当龙沙。
送春春已去,去日春人,都付玉钩斜。
贞元梦影,剩燕山,一绿无涯。

新雨淡黄生,占了娇莺,已报枝头春晓。
烟叶逗双眉,红楼上,依样麝煤轻扫。
东风力软,小蛮生就腰支小。

袅凉飔一剪,裁万缕、幂晴烟。
渐媚眼舒青,修眉晕绿,丰姿翩翩。
嫣然。

黄鹂时复唤春游,陌上杨花漫不休。


几向离筵摇落日,莫教长笛动清秋。


轻烟直接都门外,细雨低临灞水头。

浅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
叶底妖禽自语。
小啄幽香还吐。

宛宛丰姿剧可怜,浅衔长带雨如烟。


江潭树色初摇浪,野渚萍花欲化绵。


镜里玉颜悲远道,衣篝金缕惜芳年。

东风吹过晓天霜,一片闲云照野塘。


秋水媚含青玉鉴,柔荑亲按镂金箱。


人来京兆思张敞,春到梁园忆孝王。

别风淮雨瘁吟魂,倒绾春丝过孟门。


别恨暗销残月梦,新诗全化晓烟痕。


红桥回首经千里,青眼相逢又一村。

软尘摇漾泛征衣,自别乡关百虑非。


子夜歌馀风味在,莫愁湖上旧情稀。


短亭去马和愁系,细雨雏鸦不耐飞。

几日青丝剧可怜,朅来未合靖烽烟。


苏台荒后春摇荡,燕草生时思渺绵。


流涕金城垂暮日,伤心彭泽弃官年。

津桥三月杜鹃魂,回首春明尚有门。


踠地青烟饶舞态,极天浓露化啼痕。


劫馀病马无全荫,乱后荒鸦剩废村。

宫殿新晴尚晓霜,枝枝凄绝抱回塘。


乱丝青琐三眠树,弱缕黄金七宝箱。


往日攀援笑欧薛,随风倾向薄山王。

翠云罢进尚方衣,一样风光到眼非。


太液后庭宫女散,灵和前殿侍臣稀。


条攀北道骊驹唱,絮落南家燕子飞。

十里横塘半积烟,春风何处最堪怜。
长堤鸟语不知处,轻絮无声入酒船。
断槎无叶又无枝,得似勾春柳一丝。
不是画船栖泊处,白鸥飞下立多时。
万缕千丝绿正齐,徘徊几度向清溪。
春江送别怀前渡,晓月登程望远堤。
千里尚劳青眼顾,一枝定许白头栖。
杨柳丝丝一望齐,和烟和月拂长堤。
画楼雨细眉痕浅,绮陌风轻舞影低。
金缕剪成穿紫燕,绿阴织就啭黄鹂。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
有时遮断行人路。
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闲吟泽畔弄春晖,不见牵丝作絮飞。
可是闽南真绝地,应无攀折送人归。
园柳正春荑,俄看叶已齐。
迎风为浪弱,带雨逐人低。
望远枝堪折,飘空絮欲迷。
袅娜舞长条,绕隋堤、翠幕金衣啼晓。
细缕蘸晴波,低摇漾、水面落红频扫。
柔情弱态,盈盈十五怜娇小。
不折章台柳,丝丝望转迷。
晓烟芳草路,流水落花溪。
青眼公看喜,蛮腰女舞低。
依依杨柳傍沙汀,几日东风舞未停。
细雨莺声桥畔路,夕阳人影郭边亭。
腰支渐展三分绿,眉样新添一抹青。
蛾影晴烘,螺纹春逗。
一般妩媚临风斗。
陌头深浅画难成,恐它京兆还低首。
闲吟泽畔弄春晖,不见牵丝作絮飞。
可是闽南真绝地,应无攀折送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