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嫩寒篱落似江村,雪里精神月下魂。


桥北桥南路分处,行人立马待黄昏。

古渡无人鸟迹多,眼前历历旧山河。


片帆不是秋风客,谁向中流发棹歌。

三月湖边祓禊亭,依依杨柳雨中青。


晚来风起花如雪,春色都归水上萍。

松柏森森护帝宫,至今和气在河东。


诗人不尽当时事,八景图中见国风。

辜负三春是此时,愁心百丈绕游丝。


飞花片片畴怜汝,芳草萋萋尚忆谁。


频拂尘颜清一望,强赊山色慰诸思。

旅绪终无极,花光亦有初。


含情窥远道,连类见群居。


细细朝菲缀,依依晓艳舒。

二百年来画花卉,吴中沈周称第一。


颉颃并数陈生淳,不事丹青祗水墨。


天机一派掌上流,尽扫铅华露风骨。

今日冠春春十分,画图深处著侬身。


纷纷扑面狂蜂蝶,错认闲人作主人。

樊山宫殿已成陈,烟雨阴晴到处春。


花柳不知兴废事,隔江相倚斗时新。

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


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渭城客舍柳烟遮,渔叟桃源去路赊。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寒不能生暖不消,融融转觉望中遥。


东皇富贵谁能识,尽把黄金铸柳条。

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
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
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

春色无高下,宁分泽与邱。


世间依旧好,山外若为浮。


桃李花争拆,池塘草自抽。

红日迟迟昼未央,北窗高枕傲羲皇。

欲知春色最佳处,啼鸟一声幽梦长。

探遍名园花未红,高台极目兴何穷。


欲知春色最佳处,尽在绿杨深浅中。

小雨初收物象新,日华徐上气氤氲。


欲知春色最佳处,万里青山无片云。

堕粉瓢红迹已陈,却将春色付何人。


东君老去都平施,绿幕连天一样新。

春风十九归桃李,白白红红得最多。


未抵垂杨春最惜,娇娇袅袅奈渠何。

花因实盛村村有,树为花繁处处明。


浩荡九州春色里,输他桃李最多情。

恩袍草色动,仙籍桂香浮。
三层暖浪,禹门一跃过鳌头。
金殿彩云锦覆,玉陛欢声雷动,胪唱出龙楼。

瑶台群玉诸仙子。
异地同时至。
楼罗新历广题名。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风景蛟门春更佳,晴来满海是云霞。


鲲鲸已入任公钓,波浪长随汉使槎。


天上星辰归画省,人间岁月属桃花。

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


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


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

结伴来寻春,春踪在何许。


浓香杂艳容,已满山园里。

岷山西来江万里,锦官城高珥江水。
晓日临湍竹箭流,东风吹浪桃花起。


秦牛汉石两崔嵬,青羊宫倚金银台。

忆昔曾逢小谢游,歌中春色满皇州。


皇州盛丽可想见,今日长安古蓟丘。


百二山河佳气迥,三千宫殿翠云浮。

洞庭春色何年赋,越国王孙几种愁。
今日忽亲鹦鹉杓,当家馀韵落芳洲。
春色真无赖,羁人自慨慷。
莺能嘲客语,花解笑人忙。
腰衱休含睇,栏干枉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