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衮衮诸公,看朱紫、白头随驾。
尽让与、蝇头蜗角,冷杯残炙。
夫子漫劳冉有仆,小人请学樊迟稼。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
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
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

甚矣吾衰,谁画出、秋风蒲柳。
须信道、相君之面,不过村叟。
车盖鼓吹今梦觉,空山晏坐搔童首。

铸错难成,空赢得、头颅如许。
君不见、此中有鬼,英雄无主。
世事梦回关塞月,文章泪尽潇湘雨。

我醉欲眠,且收了、眼光青白。
分付与、死便埋我,陶家之侧。
天下山川吞八九,腹中人物容千百。

好个夷吾,渡江后、久窥神器。
谁更念、神州未复,江河顿异。
堪笑一生苏武节,曾无半点新亭泪。

蓬莱阁上笑谈馀,别后思君看画图。


萍水相逢俱老矣,家山自好盍归乎。


清风一榻庄周蝶,明月扁舟范蠡湖。

张也湖海士,心与迹并真。


语默或不常,时以为狂人。


蹉跎太仓史,奔走京华尘。

仆本山野之生民,不堪刺促拘冠绅。


江湖自放老将至,岂悟岁月如驰轮。


谬随多士贡王府,浪得虚名通紫宸。

携装过我路漫漫,聊命杯铛为御寒。


漏月竹疏怜影碎,干霄楸老见根蟠。


城头飞屐千峰迥,楼角凭栏六幕宽。

云台献纳愧先贤,端合尘迷簿领闲。


政似阳城惟下下,文如祖咏只班班。


著书大似屋中屋,择禄甘从山上山。

枳棘栖鸾岂所宜,盐车服骥暂缰鞿。


少而好学书饶读,壮不贪荣誉自归。


重去故山抛小隐,懒趋名路触危机。

惭无才望照簪绅,剖竹藩房误长人。


堪笑为官常拓落,独知取友爱真醇。


吏休时著煎茶帽,客去今闲漉酒巾。

许昌旧姓有文儒,得得西来过燕居。


访我肯题门有凤,馆君深愧食无鱼。


鄣泥难为清游惜,便面频将好句书。

奉留高客敢同黄,恃有亲亲与雁行。


乐孺诚宜赋棠棣,盘桓何畏啬槟榔。


敬通叔达无争论,法护僧弥各擅长。

晓寒虽在有春催,坐想庭梅烂漫开。
滞迹方愁冰蕊过,清风还喜玉音来。
传芳酷重裁云手,比美遥评傅粉腮。
忆逐双旌下暮城,岁华垂尽魄哉生。
瞬眸已见元宵月,归步犹淹累日程。
远想笙箫同众乐,坐怜刀笔久相婴。
退之方北归,见蠍即成喜。
东坡还泗上,铎声欣入耳。
而况羁旅中,解后遇知己。
压倒诗人白与元,淋漓醉墨出佳篇。
心澄寒玉泉中水,衣惹霜岩顶上烟。
岁晚相依清士瘦,穷途渐觉曲生贤。
刁侯好事闻当年,至今风韵独依然。
归来不作留滞叹,能出窈窕夸樽前。
前时宾客会清夜,横笛裂玉吹孤圜。
论坚莫如松,言脆莫如葱。
坚脆卒同尽,无尽无如翁。
芳根出涧底,秀木依墙东。
莫顾一时好,当观三世空。
载世交游共一时,立朝几见盛门扉。
官班早合登青琐,星象俄闻返少微。
曾向瀛仙陪雅集,更同绵蕝讲鸿徽。
偃伏声名三十年,当时伦辈有谁前。
曾随贡籍逢标鉴,更向词林接俊躔。
上馆久违牵梦寐,归舟将至想神仙。
先友勤渠庆得时,相逢仍在右垣扉。
负山徒荷君恩重,起草多惭笔力微。
早岁应门叨赏识,几年联襼接音徽。
万里文姬去国时,秋霜也到岁寒枝。
归来满面黄尘暗,恐入西风马上诗。
陈国君臣醉宴时,可怜璧月照琼枝。
蔷薇露湿仙裳重,笑殢君王索好诗。
金陵乐府杜秋娘,宛转新声隐洞房。
林木尽飞江水咽,那教人听不回肠。
雨后稽山紫翠毫,使君千骑压云鳌。
楼台日暖花木丽,河汉夜凉丝竹高。
瀛馆久淹骐骥足,越人今识凤凰毛。
苍梧云暗九峰疑,砥柱孤高郁水湄。
南海衣冠谁望气,弘农太守是吾师。
学仙已尽青囊秘,委运唯应天化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