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水浑浑来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


山深水急无艇子,欲从故人安可得。


故人昔日此水上,樽酒扁舟慰行役。

曹江源自舜江来,抱父悲同泣旻哀,纵使乾坤灰劫火,娥心一点不成埃。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


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委。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曹娥十四死长江,江水连潮万里长。


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


一江鱼鳖浮尸出,八尺龟螭卧绢黄。

夜宿曹娥浦,停舟是几更。


闻钟知寺近,听橹信潮生。


风向沙头起,天从柁尾明。

汉碣嵯峨几百秋,曲坟遗庙越山头。


潮声侵帐凤屏冷,云气绕台鸾镜愁。


孝节棱棱双桧立,哀魂渺渺一江流。

庙貌丹青古,碑词风雨讹。


珓投估客拜,神降女巫歌。


沙灶烧盐速,潮船聚堰多。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
其先与周同祖,末胄景沉,爰来适居。
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细雨满山眉黛敛,怒涛千古哭声寒。


须知此庙关风教,莫作寻常神女看。

曹娥庙前秋草平,曹娥庙里秋月明。


扁舟一夜炯无寐,近听潮声似哭声。

恸哭无寻处,投江竟得尸。


风高烈女传,名重外孙碑。


荒草没孤冢,洪涛舂古祠。

一夕为亲犹尽孝,若为男子事君何。


江淮多少英雄将,厚禄肥家学倒戈。

心摧目断哭江濆,窥浪无踪日又昏。


不入重泉寻水底,此生安得见沈魂。

黄绢碑残香草生,当时泪眼不曾晴。
至今流水声呜咽,犹是曹娥哀怨声。
晔晔枝上花,随风早飘忽。
娟娟如花颜,痛父逆潮没。
哀号诉江神,焉得收父骨。
江程潮汛小,沙碛缆行舟。
挈酒寻诗好,披心话客愁。
云归山欲晚,风急雨如秋。
游子心情岁暮时,画船来往几欢悲。
夫人祠下寒潮水,自展醪牲读蔡碑。
月下倾残酒,风前读断碑。
采江那有意,陟岵不无悲。
树影经船疾,滩声到枕迟。
自绝双鱼养,愁登老桧亭。
断云知意绪,流水付年龄。
抚稚头空白,逢人眼未青。
虞江波上一帆风,天水澄明夜色空。
古体诗成岩影里,新醅酒酌月明中。
咿哑两桨止还作,欸乃数声西复东。
孤灯乍明灭,隐约小桥边。
野市人家闭,晴天斗柄悬。
秋深风落木,夜静浪鸣船。
纯孝祠荒草自春,江山依约髻鬟青。
行人不识夫人意,只把金钱愿乞灵。
水滨故事堪搜索,宓妃枕也湘妃瑟。
茫茫真伪苦难分,游子相猜非一日。
兰芎山下草露零,孝女高风谁复觅。
承荃桡兮桂舟,弭灵旗兮中流。
望四山兮何所,映朝阳兮上浮。
玉笄兮琼佩,驭青蛇兮云之外。
隔岸樯竿著暮鸦,待舟人立渡头沙。
数拳顽石生云气,一半斜阳有浪花。
曹娥祠庙枕江湄,碑版犹存汉代辞。
日暖山头榛子落,草深渡口鹧鸪啼。
轻舟上埭传呼急,短屦沾泥拜起迟。
箫鼓声中浪渺弥,古枫阴砌藓封碑。
行人到此自恭肃,不似巫山云雨祠。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天资孝友本生知,不愧周人七子诗。
绝妙好辞旌至性,丰碑千古奉坟祠。
身没一朝事,孝名垂至今。
江空夜涛泣,日落雾天阴。
社祭陈箫鼓,蛮歌进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