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清低树晚含霜,乘兴同过选佛场。
面北袈裟方丈地,天南炎海一津梁。
玄探优钵拈花晚,茗啜灵泉引锡长。
秋风吹雁度浈江,客子担簦上小艭。
招隐旧盟丛桂曲,藏修今就玉莲缸。
上方萝月留僧偈,石磴松涛起梵腔。
朝发蒙
石磴溪边五色光,山花细草向人芳。
世缘不到云深处,寂寂啼莺古寺傍。
兰若隐珠林,窗虚月半阴。
僧开莲阁晓,客恋草堂深。
塔影连云影,钟音和梵音。
不识朝华路,寻源一睇凝。
香流溪口寂,云护宝林层。
龙象胎真气,山河应圣兴。
为忆曹溪路,飘然一锡还。
云霞堪自老,生死不相关。
地僻逢人少,岩虚伴月闲。
一酌曹溪水,泠然清客心。
野云飞不定,江月影长阴。
六叶藏珠钵,千秋见宝林。
驮经觅刹走天涯,何似持瓶绕永嘉。
丈室自宽狮子座,法门宁问白牛车。
喻身虞苑原非树,掬水曹溪别有花。
何时飞锡到曹溪,咫尺天津路不迷。
处处浮尘成净土,如如自性即菩提。
翻经石室应摹古,览胜名山已遍题。
鹫岭从初劫,忘言得证诠。
菩提留广荫,卓锡受真传。
花雨虚诸相,灵光耀万年。
道在无生悟者稀,迟来犹得款禅扉。
天开宝地蟠龙象,人自祇园授钵衣。
溪上云霞常映带,山中兰若岁芳菲。
底事消闲日,衡茅适性灵。
引泉通药坞,滴露写茶经。
野鸟分中食,岩花落净瓶。
晓起澹何营,神闲境亦清。
草深骄狡兔,花暖醉雏莺。
琴几岚光润,萝轩旭照明。
所嗟褦襶苦,扰扰几时休。
未识邯郸梦,徒怀杞国忧。
齐奴终齿剑,飞将不封侯。
急雨涨溪流,晚晴山更幽。
渚清喧饮鹿,风过起眠鸥。
响入千岩应,波腾众壑浮。
颇适庄生乐,逍遥自不同。
独醒诸梦远,多病万缘空。
戏舞沙边鹤,徐来水面风。
老衲时耕稼,为居近给园。
茅茨十亩地,烟火数家村。
野饭炊晨熟,溪舂入夜喧。
石径久延伫,还期逋客过。
林深秋气早,山静月明多。
胜事杳难说,幽怀其奈何。
经旬不出户,春草任萋萋。
谷静有猿啸,山深无马蹄。
岩悬泉竞落,云碍路应迷。
为爱溪山好,无人只自看。
万峰青不断,三月雪犹寒。
乳鹿藏深树,飞凫过远滩。
尺素频传慰草莱,榭亭非复旧池台。
彤云未许蛟龙奋,琪树宁辞鸾鹤来。
黄竹歌声遥仿佛,玉壶风色好徘徊。
玉骨冰姿,天然清楚,雪里曾看。
物外幽人,细窥天巧,收入毫端。
一枝影落云笺。
半世囚拘愧牧羊,生还四载却投荒。
危机未履已如此,欲效前贤问上苍。
一宿南华暂息机,未知五十九年非。
应身虽在问无应,漫上层楼看信衣。
六十之年入瘴乡,灵台未了热非常。
锡泉一饮根尘净,重到清凉礼梵王。
近水人家自是奇,水成湾处各开扉。
波光一片青铜镜,无数文禽照影飞。
智药曾过此,溪源掬水香。
西天传鹫至,南海见龙藏。
菩萨一心竟,伽梨六代长。
不识朝华路,寻源一睇凝。
香流溪口寂,云护宝林层。
龙象胎真气,山河应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