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


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



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桂叶揉青作曲投,鹿蹄煮醁趁凉篘。


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


玉友黄封犹退舍,齑汤蜜汁更输筹。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


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


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抱疴适不乐,强起无何时。


念此月色佳,那能恋床帷。


徐步叩东邻,觞席犹未移。

秋气日以佳,秋月垂当团。


晚获徒步趣,相与复盘桓。


剥啄惠连门,揽衣不及冠。

森爽凤山里,林幽暑自移。


幸无尘外事,应有静中期。


鸟触牵风幔,猿投宿露枝。

梅花不复见,况乃扳花人。


花飞别故树,粉黛化为尘。


秋风卷落叶,虫豸鸣悲辛。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青林蔼蔼日晖晖,薄晚凉生暑气微。


湖上清风如可载,画船十只不空归。

檐影倒垂地,月高窗更阴。
残蛩沉积叶,悲鸟发遥岑。
易下伤时泪,难平读史心。
闻有高荷相次开,绿云深护紫霞杯。
公曹清切人难到,自绕池边去复来。
小小池陂两斛泉,也教插柳着春烟。
粉墙过午新阴合,时有清风一洒然。
榄潭东下溪流恶,恶滩自古传蓬辣。
平澎百里闻鍧雷,怪石谽谺剑相搏。
百夫推挽仆且僵,仓黄急唤黄头郎。
钟陵一水下金陵,轻舸何劳半月程。
千里快风冲雪浪,一天寒日弄霜晴。
天公有意如相念,川后安流自不惊。
孤城残雪漏声寒,灯火稀疏社鼓欢。
元夕已过人未醉,小桥重度夜将阑。
月华似向瑶台见,花雨真将玉树看。
闲来竹石写幽襟,不独工诗意可寻。
投分自然孤孽好,去藏何止往回深。
寄题北信经三载,客倦南归始一吟。
黄木湾头日欲西,轻雷挟雨过前溪。
怀人一水秋偏爽,有客孤蓬梦转迷。
渔笛忽惊遵渚鸟,鼍更遥促报潮鸡。
湖桥柳色已津津,回首西山泼烂银。
天意自知寒不久,并将奇丽作新春。
吾轻瘴海易烟岚,去岁今辰访古儋。
壹意良民谁似汉,百年循吏莫如谭。
鹗书已费几将上,熊轼犹便再落南。
小诎南游得大观,天函无际碧相环。
盘黎错䝤周遭海,亘县绵州诡谲山。
自幸赏音毛颖下,相争充数锦囊间。
秋风吹白露,寒色满皇都。
海树浮云尽,江天明月孤。
疏砧连北塞,群雁过西湖。
不觉春过半,开花始见桃。
年光双鸟翼,世事一鸿毛。
有兴抚清景,将愁付浊醪。
卧龙旧屋知何地,豹隐南山是此居。
十里隔河应不远,一年屡约可宜虚。
开冬屈指逢添闰,下榻论心好借馀。
坠叶浓于染,孤花净似霜。
溪山如有待,朱粉玄施妆。
胜境如天上,雄鸣自帝旁。
抱田曲水走修蛇,溪势如鸣万叠车。
山雨挟凉闲客扇,渚云分暝失人家。
去岁江门此日舟,片帆高挂恨悠悠。
关山迢递三千里,节序推移又一周。
白发欺人空自老,黄花满地为谁秋。
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