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三月杨花袅袅白,忧人泪点暗中抛。


漫天扑地有何意,惹草粘沙多似毛。


忽趁狂风翻自远,更遮落日强相高。

不分春色晚,杨花意气骄。


吹嘘轻一羽,容易点层霄。


细细穿檐隙,姗姗学舞腰。

飘荡杨花不是春,一分流水尽扬尘。


枉寻南国思公子,曾把萧郎当路人。


遥夜巫山原是梦,小家碧玉漫回身。

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
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
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

卷帘但见飞花,何时开起何时坠。
玉人如梦,随风游戏,几多愁思。
为问章台,青青在否?宫眉应闭。

美人满院红妆,绿珠忽向高楼坠。
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
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

暖景照悠悠,遮空势渐稠。


乍如飞雪远,未似落花休。


万带都门外,千株渭水头。

可怜一片春痕,纷纷都似天花坠。
飘茵堕溷,自家不管,管人离思。
倦眼愁看,闲情怕惹,枇杷门闭。

洛阳三月东风起,杨花飞入千门里。


只见朝萦上苑烟,那知夕逐东流水。


苑烟流水无休歇,暖日轻盈度仙阙。

做势漫天,凭空布陌。
点画青林好颜色。
填平石家金埒下。

牡丹半坼初经雨,雕槛翠幕朝阳。
娇困倚东风,羞谢了群芳。
洗烟凝露向清晓,步瑶台、月底霓裳。

旧雨人无半迹来,惺惺独坐眼慵开。


却嫌飞絮犹多事,点破门前一径苔。

金缕晓风残,素雪晴翻。
为谁飞上玉雕阑。
可惜章台新雨后,踏入沙间。

杨花三月暮,撩乱送春归。


尽日闲相逐,无风亦自飞。


轻轻拦乳燕,故故扑征衣。

景阳钟断散栖鸦,积雪飞残更作花。

游人枉自怨年华,断送春风是此花。


可是东君难管领,一天晴雪过谁家。

上林消宿雨,旭日照新妆。
气暖人偏懒,春深蝶更忙。


翩翩粉蝶闲园里,轻盈乱逐杨花起。

接叶阴成,乱飞絮、荒园自足。
浑不似、万红千紫,被春拘束。
曾记长安三月见,白蘋风起香沾肉。

千里万里长安道,送君思君为君老。


愿为水底石菖蒲,不教零落同百草。

春光谁占得,杨花独自知。


未到传消息,将归送别离。


随风飞更急,入户舞还低。

断茸冉冉青楼外,浮影悠悠紫陌间。


晴日暖风真得所,游丝野马与俱闲。


舞经林苑莺衔去,飞去帘栊燕掠还。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
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
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
午院春深。
玉楼微度,画阁低侵。
乱卷愁来,轻沾恨去,一片伤心。
无限凭栏。
一泓秋水,两点春山。
照影轻盈,盘龙新髻,青雀丫鬟。
宫莺百啭花房委,燕子日长三月尾。
玳瑁钩帘后阁空,残丝拂度银塘水。
白袷春衫侠少年,旌旗别恨相萦牵。
是谁断送春光,又柳絮、满空飞坠。
长途飘泊,征衣轻薄,搅人离思。
梦熟罗厨,脸消花靥,镜惊尘闭。
杨花摇扬日光柔,燕拾莺衔飘未休。
纵落只宜粘玉砌,高飞犹自度琼楼。
幸同白雪因风起,懒着春萍逐水流。
昨宵风露泠泠,海棠上、月钩西坠。
苍苔立尽,不管冰寒,那是情思。
金缕兜鞋,红蕤欹枕,帷开还闭。
且从湖上说宣南,别后能为数日谭。
汝已杨花伤逝水,我才秋梦了优昙。
两人结习今俱尽,一世沉冥孰更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