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天万仞削芙蓉,忆踏匡庐第一峰。


哀壑暮云埋虎豹,大江春浪变鱼龙。


天池御笔亲留碣,石室山僧独扣钟。

买园近辟三三径,启户遥当六六峰。


敢向大河夸乐土,且将名岳寄行踪。


风林跃马狐狸走,草泽回舟雁鹜冲。

西伐亲将龙虎军,南归甘即鹭鸥群。


谢安实费登山屐,司马虚传谕蜀文。


钓罢兰溪宵上月,吟成壶岭昼生云。

投簪万里旋舟日,暂憩覃园傍岘西。


潭起汉娥留佩赋,井传王粲倚楼题。


林猿浦雁心常往,楚雨襄云路不迷。

香含鸡舌曾为吏,日侍龙颜朝退时。


春色故摇三殿柳,晓风偏放万年枝。


锵锵剑佩鹓行乱,袅袅旌旗凤辇移。

南伐经年驾北还,丽云迟日蔼燕关。


花明合殿春开扇,柳引千官晓复班。


新有越裳供雪雉,更闻飞将夺天山。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右都御史林公既陛辞,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


中国自禹、箕子以来,食货并重。
自明初开矿,四百余载,未尝增银一厘。

前山后山梅子雨,屯云日夜相吞吐。


长林绝壑望不到,时有樵归说逢虎。


奔溪朝来忽怒涨,夹岸柳梢馀尺许。

挹君如玉雪,未易得亲疏。


何日深山里,同灯共读书。

自笑如穷鬼,相从不记年。


每烦诗饯送,不止办车船。

恨余行李速,愧子酒杯长。


日暮于谁屋,天寒陟彼冈。

霜下石桥滑,蛩吟茅店清。


梦回残月在,错认是天明。

东林公,东林公,禅房寂寂苍苔空。
七日不受人天供,出门双颊桃花红。


我不愿白牛乳,回汝黄金色。

野夫饱饭罢,散发卧南窗。


亦作降心计,无心可待降。

一枕黄粱透梦关,独留蝉蜕在人间。


有时欲见公颜色,木落枝枯月万山。

屿南山水新宁少,况是君家茂林妙。
林间潇洒薜萝衣,双舄飘然淩翠微。


连岚过雨看城黛,片片云来度沧海。

徵书强逼上彤闱,退食长吟望翠微。


汉室本缘三策重,门门真见二疏归。


朝廷司寇元持法,天下苍生遽拂衣。

兵略元非素所闻,疏才多愧荐书勤。


自知薄相难成事,共笑狂谋易偾军。


雄阃岂堪分玉节,岩扉只合伴松云。

才名藉藉冠青钱,执宪欣逢入越年。


起草夜停双阙下,看花晨憩六桥前。


飞扬白马笳声动,缥缈苍龙剑色悬。

汉统遘桓灵,县宇互分裂。


卓布首倾危,操权晚猖獗。


矫矫中山胄,风尘缔材杰。

石屏在岩幽,不习见冠盖。
时有明月期,散发坐相待。
三峰峭而尊,凝神入虚靓。
青天动光彩,灭尽浮云影。
隔海望三山,银涛立青璧。
神游挟飞仙,玩弄扶桑日。
白玉开洞房,药田元气湿。
老龙雨四海,向晚随云入。
高风亦有隳,明祀亦有匮。
千秋万若心,直与云山对。
苦心日宛转,九原竟寥寞。
服尽泪随尽,此道今人薄。
朝暮耕鲜云,结子如黍密。
煮作山中饭,还共山人食。
英英岩际云,相将庇幽独。
肓风自震荡,慎勿憾我屋。
几日轻寒轻暖。
摇曳垂杨丝线。
安车小驻园林,危塔犹摩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