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飘扬南陌起东邻,漠漠蒙蒙暗度春。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寒勒花迟却速残,暖将絮过忽吹还。


雪翻霁日光风急,毬衮回廊曲榭闲。


万里云天皆去处,群飞踪迹恣中间。

月痕依约到西厢。
曾羡花枝拂短墙。
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馀香。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缭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着尘泥。


花边娇软黏蜂翅,陌上轻狂趁马蹄。


贴水化萍随浪远,弄风无影度墙低。

一团晴雪乱阶除,雨后名花入眼疏。

万缕金长暖絮萦,雪乾云困遍春城。


冲风力尽飞应怯,试与鸿毛较重轻。

轻盈易飘泊,思逐春云乱。


已拂武昌门,还萦灞陵岸。


沙头雀啄堕,水面鱼吹散。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春阴院落帘垂地。
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晴栏看尽柳花飞,一段风情不自持。


若使化为萍逐水,不如且作絮沾泥。

楝花风过雪霏霏,万点沾衣不湿衣。


轻逐东西香毂转,狂随来去马蹄飞。


河桥漠漠迷渔艇,村店纷纷扑酒旗。

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
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黏红树。


闲意度。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

长安三月百花残,满城飞絮何漫漫。
千门万户东风起,陌上河边春色阑。


美人高楼锁深院,白花蒙蒙落如霰。

杨柳生花不恋枝,纷纷终日亦何依。


聚来庭下为毬辊,散向空中作雪飞。


闲共落英浮远水,静和幽蝶舞斜晖。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陌上垂杨吹絮罢。
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
点点飞来和泪洒。

柳絮池台淡淡风。
碧波花岫小桥通。
云连丽宇倚晴空。

晏坐袈裟垂地,玉蕊从空飞坠。
摩诘转王维,天女自然游戏。


如是,如是,应证雨花三昧。

春梦偶然失晓,催起数声娇鸟。
软立倚郎肩,宿黛无心重扫。


罢了,罢了,粗服乱头都好。

六幅裙儿半挂,八字眉儿半画。
笑问若耶人,何事西施未嫁。


长夜,长夜,为语新妆休卸。

半似醉乡情趣,半似睡乡心绪。
怯怯病中身,则待放他何处?


无据,无据,一任西风吹去。

一捻宫腰削素,独舞朱楼深处。
有意送春归,也向天涯飞去。


且住,且住,为道章台日暮。

芳树年年春色熳。
飞絮粘空,总被东风唤。
金茧玉蛾寒食半。

本随春放亦春迷,恼乱东吹一片西。


错认梅风飞粤岭,分明桃水落吴溪。

柳絮纷纷不耐春,先来羁缆向愁人。


萍飘自合伊同绪,未落衣襟已怅神。

风标清白难谐俗,气候中和易得朋。


招不肯来麾不去,若无才思渠应能。

造化勿忘还勿助,精神非色亦非空。


残云初雪雍容甚,高下东风点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