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树桃花认未真,又何分晋与分秦?


渔郎不悟避秦者,便把兴亡说与人。

小龙冈上有高坟,石表新题蒋院君。


五品官荣清代爵,一封诰织紫鸾文。


生儿何愧孙征虏,作志可无扬子云。

落尽桃花闭洞门,重来无处觅仙源。


于今又隔千馀岁,知是秦人几代孙。

山转溪回一径斜,半栽桑柘半桃花。


何年共结茅茨隐,添得人烟三两家。

我昔城居困尘土,十年不到青山坞。


扁舟夜梦泛沧浪,鼓枻扬舲逐渔父。


江岸沿洄落日低,寻源直上武陵溪。

客路随身一束书,凌云气似马相如。


孤灯江馆厌红粟,三月淮乡多白鱼。


遇世岂容淹楚璞,到家唯喜奉潘舆。

前村鸡鸣后村应,四山如城石无磴。


男耕女织自春秋,不许世尘通一径。


绕溪种桃无杂花,十里五里明朝霞。

帘前几个伤春燕。
悄立落红庭院。
花外春愁不见。

吴江烟月章江树。
几片蒲帆同汝。
湘艇无端分处。

仙山千叠拥云屏,行到桃源境更清。


坐久令人思谢傅,欠渠低唱两三声。

武陵溪上青云暮,昔人传有桃源路。


时见落花随水流,咫尺神仙杳难遇。


神仙有无何可量,但爱武陵山水强。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
画有桃源图。
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

浪说桃源县,偏饶潘令花。


有村皆吠犬,无处可栖鸦。


水浊谁知石,蓬孤幸植麻。

洞府跨仙源,溪流绕山去。


莫放桃花红,时人恐知处。

老松作涛竹作浪,桃花源头水新长。


两浆船子一老公,青瑶历历寅缘上。


此日思君君不知,访柳寻花成独往。

东郭桃源上,西园榕水边。


多时吟独苦,此日病相怜。


少我惟三岁,期君共百年。

世亦云君殊漫浪,妒煞西园伯格长。


不种肥田却种园,数椽茅屋桃源上。


何来载酒西园公,神里新诗亦俱往。

阴阴夏木傍禅栖,何处提壶向客啼。


门榜传言休见面,茂华不用扫花蹊。

桃花深处迥无邻,曾许渔郎再问津。


溪雨亦知园主意,却从花底拒游人。

双林东望有幽栖,苦竹丛中谢豹啼。


可是主人曾问世,不言桃李已成蹊。

桃源惊说是比邻,欲借慈航试问津。


隔浦渔郎却摇手,主人不是避秦人。

何事东风不自持,今番花信觉来迟。


先庚先甲阴犹壮,乍雨乍晴春更痴。


瀹茗小妻烧榾柮,拥炉稚子剥蹲鸱。

多君高谊薄秋旻,白雪朱提及我陈。


却笑伤廉更伤惠,似怜同病亦同贫。


李昌坐上衔杯少,杜甫庭中畏客频。

秋色今已晏,幽人何处寻。


篱疏多虎迹,椹熟变鸮音。


数月始相过,孤尊聊共斟。

不逢逃世者,空纪遇仙桥。


缨濯龙池洁,笙听鹤岭遥。


居人全类古,生业半为樵。

一径寻源入,昔人此避秦。


衣冠今孔道,车马日生尘。


涧水难容艇,渔郎孰问津。

鸡犬寻常得自由,从来无喜亦无忧。


眼中若见秦时代,满洞花开也是愁。

当年鬼哭便应焚,灰冷难招坑底魂。


先世为儒知不免,桃花那得到儿孙。

鸳鸯浓睡碧溪沙。
荷花深处家。
快风收电掣金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