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松风掩昼隐深清。
流水自泠泠。
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
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

雨歇轻阴苔满地。
莺声引入云深际。
谷口回风惊扬起。

煨芋喷香斟卯酒。
扳萝不怕寒崖陡。
黄叶飕飕麇鹿走。

西樵山,何耸峙。
峨眉之孙,罗浮之子。
霞城乳窦碧玲珑,千尺珠帘挂秋水。

华盖山高亘南楚,剩产奇材少榛莽。


山人嗜酒而业樵,背负清樽手持斧。


丁丁伐木云之深,束薪欲担力不任。

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
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
无愁可解。
底事年年逋酒债。
不道愁深。
人生行乐,老子婆娑歌带索。
苍鹘参军,竿木逢场底是真。
壶公知我,独醒何人真计左。
一声林表度,不知何者机。
四体怨尤尽,浑消山谷凄。
百鸟听真籁,竹静和鸣低。
翠微深处绝嚣纷,岚气空蒙湿未分。
樵斧丁丁穿树重,梵钟隐隐隔溪闻。
龙归古洞留残雨,鹤憩长松恋白云。
朝陟青山巅,暮宿青山下。
逍遥岁月闲,俯仰乾坤大。
缅怀尘鞅中,几人得休暇。
出门看青山,芙蓉千万朵。
倦临白石眠,吟藉紫苔坐。
好鸟面前啼,飞花眼中堕。
黄山东南数十里,芙蓉削翠连云起。
萧萧褐褐三五群,生薪半肩歌不止。
石径迢迢云外行,烟雾满地穿林坰。
九曲岩腰坐碧苔,吹箫人去有空台。
云深不见来仪凤,野鸟自啼花自开。
七曲弯弯翠栎林,风吹万叶自清音。
行人已在长松杪,回首原田似井深。
五曲翻身看晚霞,平川历历见人家。
桐溪水汇清□□,山似游龙水似蛇。
四曲崚嶒上石梯,乌岩千仞与云齐。
岩前风起藤花落,一个画眉松上啼。
三曲天开罨画屏,松风吹鬓不胜情。
山城石甃无苍藓,绝爱铿然放杖声。
一曲初过乱石硿,两山松柏翠重重。
下方楼阁天台观,坐听残阳数杵钟。
琼阙峨峨接太清,五云洞口问长生。
欲知岭上无穷景,听取樵歌四五声。
杜子夏非卜子夏,汉秋胡异鲁秋胡。
君看世厌刘渊也,岂有人祠石勒乎。
水色山光元自好,古名今姓偶相符。
桃源应莫问渔郎,到处神仙自有乡。
欲食蟠桃寻洞府,且看修竹向宜黄。
岁寒一节心常固,月落千寻影更长。
买臣富贵徒为尔,王质神仙亦已休。
红日半竿村下路,青山几处担头讴。
闲为空谷生音响,静与诗翁助唱酬。
蜿蜒石砻间,悠悠采樵者。
山鸟若相求,牛羊忽来下。
析薪岂为劳,乐意聊舒泻。
采薪入深林,唱歌出幽谷。
樵歌非无辞,辞古不可读。
朝亦不采薪,暮亦不采薪。
莲泾赊得沽酒家,入口滑辣香且醇。
一饮三百钱,再饮五十文。
出门尽青山,担头缚斧柯。
顾盻生得色,高林郁嵯峨。
轩轩举趾健,倏忽重峦过。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
颒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
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
山坳筑著牧牛儿,白石凿凿蒙茸披。
缪公无人宁戚死,独吹觱栗谁得知,不如采樵同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