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因缘刘表驻经行,又听西风堕叶声。


鹤发不堪言此世,峨嵋空约在他生。


已从禅祖参真性,敢向诗家认好名。

又闻繁总在嘉州,职重身闲倚寺楼。


大象影和山面落,两江声合郡前流。


棋轻国手知难敌,诗是天才肯易酬。

宫锦三十段,金梭新织来。


殷勤谢君子,迢递寄寒灰。


鸑鷟对鼓舞,神仙双裴回。

三十篇多十九章,□声风力撼疏篁。


不堪更有精搜处,谁见萧萧雨夜堂。

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


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


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

半盂香饭敌猩唇,羹芋菹盐度几春。


坐倚蒲团听粥鼓,晓擎花雨供天人。


庾郎三韭徒多品,颜巷一瓢真绝伦。

方丈盈前送八珍,山人不是此中人。


试寻僧钵斋厨近,更喜园官菜把新。


秋满城头看落叶,风吹酒面已生鳞。

两翁烂醉酴醾下,击钵成诗岂易酬。


藉地想携千日酒,寻香争跨九花虬。


晚风吹雪空中落,急水漂香何处流。

萧滩传榜到柴扉,喜见高名挂棘闱。


二子文场初得隽,老夫茅屋亦增辉。


方惊绝岸孤峰出,更待刺云双鹄飞。

垂髫与君与折节,初学吟诗开又切。


君仍抵掌能剧谈,至今涛澜翻颊舌。


人生读书须五车,要当赤手捕长蛇。

谁念扬雄寂寞居,忽逢佳士倒衣裾。


裁诗秃尽千毫兔,岸帻斜攲半幅綀。


节并松筠霜雪后,唾成珠玉笑谈馀。

月从海底转天心,影落长江海共深。


倒卓玉轮窥白兔,平看波面拥黄金。


魄随秋水流无尽,光射寒潭晓未沈。

郡从簪缨贵,驺僮意气华。


呼卢晋公子,大侠鲁朱家。


锦臂夸豪放,银鞍走狭斜。

如马放逸兮不羁,如松磥砢兮多节。
伟干如谢康乐之眉须,雄辩如楼君卿之唇舌。


其高处可以上可以下,其妙处不可画不可说。

欧子扶亲丧,崎岖度湘巘。


岂无当涂人,孰肯为封传。


跣足行万里,仅能及乡县。

渤海赫赫东南豪,俯挹前辈倾时髦。


有如青天白日出,平地放著昆仑高。


都下官寮车可载,声称寂不闻中外。

雨罢新花明晓日,竹阴琐碎错黄金。


墙头过尽双飞蝶,叶底巧啼何处禽。


玉女洗妆匀浅淡,老龙脱箨著青深。

小槽新压瓮头春,盛欲招呼雪闭门。


卧对袁郎说周易,不妨伸颈饮清樽。

往日高名动场屋,青衫未足称平生。


一官曹掾当蛮徼,万里山河列汉营。


顾我老无投笔志,羡君今去走边城。

居邻曲巷有朱扉,未许墙东宋玉窥。


春草满池惊昼梦,酴醾万朵压繁枝。


湘西江上参军宅,黄四娘家子美诗。

百花狼藉草如茵,谁与东皇殿后尘。


故放酴醾教独步,更无凡木敢争春。


杖藜亦偶逢幽径,扣户何须问主人。

不畏霜风射眼酸,要登峰顶作奇观。


连天野水微生绿,隔岸官梅已破寒。


试共嵇康寻石髓,要随杜老逐金鞍。

士穷不作儒生酸,岁晚聊为物外观。


行脚僧从幽径出,集云峰倚半天寒。


且携几緉登山屐,胜走高门坐马鞍。

往昔逢君最妙年,朱霞天半已轩轩。


论文岂是无张说,取友何期得邴原。


谈笑坐轻千叠嶂,吹嘘谁送九重阍。

冰底涓涓已作声,晓看春色上芜城。


江南楼阁烟中出,槛外山川翠欲萌。


梅点宿妆凝笑靥,柳摇新绿换枯茎。

别驾前驱朱两轮,后车蓝缕载穷宾。


开门叵复见此客,看竹何须问主人。


坐久风云欲回薄,雨馀钟磬忽清新。

渤海家声赫,先朝御史孙。


霞冠宜象服,腰笏拥鱼轩。


五福寿尤贵,两儿名更喧。

污人尘昏昏,风云掩飘忽。


燕市起悲歌,孰得建安骨。


骚坛有飞将,挟句探月窟。

明公双鹤未易知,志在赤霄万里外。


低头啄泥不自聊,拊翼向人几可爱。


北风崩云三尺雪,侧睨天池颇愁绝。

勾吴半在海山中,闻道驱车更向东。


旧治空传汉都尉,遗民无复楚诸熊。


文章老去轻时辈,势利恬来付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