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赫曦改东陆,鲜飙转南薰。


炎歊深城府,清泠阻江濆。


隐几倦文竹,紬书厌香芸。

上方台殿白云深,处处旃檀有布金。


法座嘘烟盘宝树,香池浴日满祗林。


凭栏一气河山合,振铎诸天帝释临。

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
窗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一老击钟时放梵,几人面壁坐传灯。
远目穷秋望,高窗试醉攀。
鳞鳞列城肆,莽莽抱京山。
沙碛来鸿细,松阴处鹤闲。
雪晴山阁冷侵衣,西望平林暮鸟归。
鹫岭云霞空里色,洛城金界共馀晖。
吾欲反悲秋,秋气实快哉。
木落天雨霜,万里无氛埃。
志士如黄鹄,人海厌沈埋。
寻胜探幽不厌频,心闲别是见清真。
偶携艳语来僧舍,虽戴乌纱是隽人。
语至移时常近夜,坐当暖处乍疑春。
高台本宜春,君行亦宜秋。
宜秋正南望,苍苍烟雾浮。
秋色理征传,轩骑从诸侯。
季秋氛气敛,天宇旷澄明。
樽酒送远客,税驾出林坰。
层轩四望起,万里秋阴生。
宝界高悬百尺楼,丹梯半上不能休。
窗临星斗诸天近,壁绕烟霞五月秋。
迢递群山横大漠,苍茫一气辨皇州。
梵阁俯珠林,龙宫岁月深。
几人同啸咏,此日复登临。
画栋含朝雨,青峰起暮阴。
人天标胜境,暇日一衔杯。
烟树重城合,香花万井开。
怀乡游子念,作赋客卿才。
东方初日照觚棱,振舄冯高眼倍明。
四塞河山环大内,诸天楼观俯沧瀛。
花台似涌云中出,仙袂疑从岳顶行。
地肺引炎隩,天池溢重溟。
灵丘镇吾粤,上应朱鸟星。
惚恍聚云状,岋嶪疏峰形。
十载翻经事若何,法门原自学维摩。
莫邀谢客匡山社,纵有锋机觉已多。
三年两见客车来,貂敝咸阳我未回。
载酒晴光连睥睨,出城秋色郁崔嵬。
上方台殿诸天远,大漠风烟万里开。
寥廓飞楼并倚阑,十年今复醉长安。
天连大漠三边尽,秋入渔阳万里寒。
恋阙班行疲执戟,托交名姓庆弹冠。
秦京久客待君还,鹿苑相携霄汉间。
地涌飞楼云绕舄,天连孤鸟日衔山。
高寒并见金茎影,禁近初归玉笋班。
燕山胜事在青阳,与客乘闲叩上方。
风转法云空外度,天开化日望中长。
红尘端不侵莲界,紫气偏能入羽觞。
上方高阁倚青天,阊阖云中紫气连。
万里关河吹角里,几家砧杵乱鸿边。
庭前祇树飞秋叶,竹外寒山起夕烟。
峻阁压巑岏,闲来一倚栏。
飞甍悬袅袅,曲磴郁盘盘。
海岳同标胜,羲娥互转丸。
毗卢高阁倚层云,仗剑闲登日未曛。
万顷烟霞天外落,九重城阙望中分。
雪晴山色当窗见,风动铃声下界闻。
老柏铁枝盘佛阁,翠微晴色动林皋。
人家远抱桑干曲,山势斜奔碣石高。
槛外天风鸿上下,城边秋水树周遭。
千寻佛火出层云,面对西山正夕曛。
老树风悬雕鹗宅,荒原草长骆驼群。
秋生沙碛寒应早,水下天津势渐分。
上层楼、西风瑟瑟,翠蓬吹遍云气。
玲珑窗户罘罳静,烟树满城如荠。
宫阙里。
庵前谁为子磨塼,休把真心作静看。
了得诸尘非异物,披毛带角也何难。
宝阁凌阊阖,煌煌镇帝京。
梵宫兹栋宇,尘世俯檐楹。
饮饯叨群哲,追随缘一行。
古阁秋气清,千里灭烟雾。
连山开云秀,颓城断行路。
残僧戍荒斋,寒鸟落高树。
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
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
古阁秋气清,千里灭烟雾。
连山开云秀,颓城断行路。
残僧戍荒斋,寒鸟落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