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毛公神仙骨,误落世网中。


髫龀出奇语,砉然惊乃翁。


弱龄翰墨场,不言已收功。

毛公坛上片云闲,得道何年去不还。


千载鹤翎归碧落,五湖空镇万重山。

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


绿毛仙翁已仙去,惟有石坛留竹坞。


竹阴扫坛石槎牙,汉时风雨生藓花。

六年婺水尚遗思,择里三迁裕德时。


竹叶遥分滦海色,桂花初发蓟门枝。


官从丹窟颜应驻,业喜趋庭发未丝。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


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


身如碧凤皇,羽翼披轻轻。


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

但传毛公迹,不识毛公谁。


丹井久成没,白云无复期。


一僧酬对少,双屐厌归迟。

君子三阳元并进,朝廷四海况为家。


冠弹贡氏非吾愿,星聚荀门敢自夸。


走洗玉盘深映竹,骄嘶骢马半衔花。

吾生五九笑吾涯,短圃低墙即是家。


酒熟喜当宾客过,诗成惭使世人夸。


日临河岳云俱色,春入楼台树自花。

偶因青鸟遂幽寻,翠壁苍崖白日阴。


三扣石扉人不识,满山松竹自悲吟。

徘徊银穴送斜晖,散遣长须上翠微。


青鸟似知予意确,故传仙语傍人飞。

山前踊跃见樵人,欲问神仙更问津。


指点长柯向东去,不知银穴又非真。

须信桃源路易迷,野人遥指过山西。


由来石室非仙窟,漫向云中觅旧蹊。

旋披荆棘入山来,洞口晴烟翳不开。


试问真人竟何处,他年相就谒蓬莱。

说诗人去想云车,千古青岩倚碧虚。


训诂未容端拜议,一言聊复问关雎。

贵家金屏写生者,竞取纤秾斗高下。
独怜意匠非世情,戏点嘉蔬气萧洒。


琅玕作叶璚瑶根,笔底畦径移西园。

贤网如天覆九垓,拟看展翮起蒿莱。
膺门世重登龙誉,雄赋人惊吐凤才。
岁月辛勤存铁砚,风雷浩荡接金台。
东过瀛海驻征鞍,椒酒祠前食正寒。
薤叶覆深题字石,杏花飞满讲诗坛。
风多大国泱泱后,教自西河寂寂残。
天边叠巘云涛外,南人启齿北人怪。
给事笔力鼎可扛,九鼎初如一毛细。
曲肱左省清梦馀,长江拍拍天一隅。
山脊层坛古,松根曲径微。
衣冠久已化,殿阁自相辉。
乔木交加合,闲云自在飞。
此公得道处,山骨何其清。
草木日与习,毛羽自然生。
君不见太白之精下人间兮,昔人号尔谪仙翁。
君不见不为苍生起兮,谢安携妓山之东。
玉堂主人绣衣客,邀我载酒金莲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