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溪望处思悠悠,不独今人古亦愁。


借尔碧波明似镜,照予白发莹如鸥。


江山自美骚人宅,铙鼓常催过客舟。

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


光洁贮怀便弄水,翠微照眼称提壶。


浦无时节秋尤好,池有精神贵可呼。

促席张灯唤叵罗,习池心赏未蹉跎。


半依城郭栽桃柳,小著亭台伴芰荷。


露洗长空沉皓魄,风摇残夜落明河。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祗役匪遑息,经时客三秦。


还家问节候,知到上巳辰。


山县何所有,高城闭青春。

水亭春欲暮,衰懒向来同。


照眼梨花雪,吹衣杨柳风。


独残红鹔鹔,尚浮碧丛丛。

竹色松阴翠浪浮,春风吹落涧声幽。


古亭当路空凉影,溪水循盘散漫流。


茧纸叙诗年几换,羽觞传酒禊重修。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
朝复夜。

石头城、寒潮来去,壮怀何处淘洗。
酒旗摇扬神鸦散,休问猘儿狮子。
南北史。

兹亭楚风烟,晴岚献斜叠。


我来及秋杪,黄花舞红叶。


主人喜清论,旷览意并惬。

我来凭水槛,坐久夕阳斜。


聊复祛尘事,相将揽物华。


河山百战地,桑柘几人家。

都门联辔出,此地访烟萝。


共酌清樽酒,还成白苎歌。


春云花外度,幽鸟水边多。

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


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

亭俯一泓碧,倚栏思濯缨。


游鱼惊扇影,幽鸟避歌声。


云断远山出,林疏落日明。

水光涵月浸虚窗,醉倚栏干午夜凉。


蛙一两声隔篱落,萤三四点过池塘。


风摇松影蛟龙活,露泻荷盘翡翠香。

雕楹彩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弄水垂吾手,圆波触石堤。


夜深翻斗极,秋霁把虹蜺。


鸟泛闲相得,烟生望稍迷。

步入小桥去,方欣与俗暌。


亭高云作幔,池满水如圭。


鸟狎频移树,花浓不辨蹊。

落日松亭上,疏钟云外清。


泉源随径转,溪月枕流明。


洗钵闻花气,开林散鸟声。

隔浦望溪林,新亭冒绿浔。


卷帘山在眼,过槛水澄心。


时散竹间帙,闲调池上琴。

晚凉犹未倦,改席倚亭阑。


脍鲤银丝细,调冰玉碗寒。


笑开桃叶扇,醉岸竹皮冠。

池上亭台卜筑深,石桥西畔万峰阴。


流来曲水回通岸,栽就新松稍作林。


天杪云霞时隐见,镜中鱼鸟共浮沉。

水际芙蓉馆,芳辰每见招。


车停林外雨,人过竹边桥。


树影侵杯动,花香入眼飘。

西湖流入北城阴,小筑祗园切禁林。


阁上旃檀风细细,水边云树影沈沈。


天花晓落千门雨,仙梵寒飘万井砧。

主君宾客盛,何处席长筵。


门簇看花骑,池通送酒船。


星霞垂夜彩,凫雁下秋烟。

闻道名王馆,深依上第开。


花间分岛屿,云里出亭台。


夏洞藏阴雪,晴流激暗雷。

亦有池台胜,如君结搆稀。


横槎能作榭,蟠木可为矶。


漫取花行酒,真愁露湿衣。

别业中丞旧,新塘凿更奇。


亭深凫雁渚,树老凤凰枝。


惜往宁多日,徵欢又一时。

满天秋色雁边遥,载酒芳园暑气消。


柳外鸣蝉寒度雨,竹间小浦暗通潮。


半林绿树迷危堞,一带苍山隔断桥。

习池花木翠氤氲,忽枉高轩过使君。


囊里诗签拈五字,尊前乐府演双文。


杯倾竹叶春频醉,烛烬兰膏夜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