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初华才过小荷身,晓露沾红点点匀。


莫为愁心偏倚望,清江元有未归人。

庭松永昼啭春禽,天气初晴又半阴。


惆怅此生多病恼,正看行乐独伤心。

路绕溪回不计程,行邮今复宿延平。


阴云藏月不知处,急雨落天无数声。


病起尚疑群蚁斗,梦馀初听一鸡鸣。

上念温陵为择人,知公名节世无邻。


犯颜合在论思地,起废聊为岳牧臣。


缪政居前诮糠秕,刚肠别久转车轮。

五年符竹换三州,乞得祠宫欲少休。


名姓误蒙君相记,泉南千里又分忧。

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


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


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

淡墨标名早,飞腾仅石渠。


学传外家蕴,论合古人馀。


议本枫宸疏,评和相第书。

平世功名不可期,羝羊自恨触藩篱。


劳生漫弭众人谤,虽死肯辜天下知。


劝进偶能回漠北,输忠犹忆佐边陲。

春深犹未试春衣,漠漠轻寒酒力微。


堪笑杨花太轻薄,淡烟细雨不教肥。

郊亭十里绕风漪,一鉴光涵万象微。


胜址几年因事废,遗芳今日识公归。


凤山前直供晨翠,鲸海旁连涨夕晖。

平明束简下兰台,海县鸣琴亦滞才。


厌说风尘住京洛,贪看雪浪架蓬莱。


楚江归思鲈鱼鲙,随岸离筵竹叶杯。

百口飘零乍定居,刺桐花下理琴书。


故人万里无消息,日日临江钓鲤鱼。

九日山长在,三唐世已遐。


石留遗老子,树发古时花。


未到逢人问,将游恨路赊。

闻说南安县,诗人晚岁留。


依刘王粲苦,哀郢屈原愁。


旧隐山亭在,于今木叶秋。

助教欧阳子,天南不世才。


家乡三岛近,科第八闽开。


少日读书处,游人访古来。

万仞石峥嵘,泉山镇郡城。


人言裴祖庙,昔驻越王兵。


战斗有时止,神仙安可成?


蜕岩临大海,登眺不胜情。

胜代遗民岛,金门与厦门。


熊罴今戍卒,虫鹤昔冤魂。


镇海楼船壮,临江鼓角喧。

晋代衣冠族,唐藩割据场。


山连百越远,水接十洲长。


海物鱼盐富,天文牛斗光。

身外从纷若,胸中固卓然。


险夷唯故步,舒卷只遗编。


锦绣文千段,珠玑诗几联。

别公今夜月,恰可一庭方。


勇往先过建,徐行不到漳。


同时三郡乐,指日四时康。

得誉今铨筦,飞声自谏垣。


久知蒙帝可,不敢丧吾存。


切切道涂喜,勤勤指顾言。

常若侍君侧,宁论去几程。


政须怀宿望,宁得殿名城。


执手欲何语,谀公恐不情。

闾里推耆德,门庭只故居。


绮罗看富室,丹碧炫新庐。


润屋宝非璧,满车家有书。

法署星悬寄薄游,荔丹蕉绿待君侯。


中山书在徒盈箧,五月薪归自有裘。


晋代衣冠南渡客,洛阳烟水小江秋。

竹杖棕鞋鬓欲斑,诗名早已动江关。


病留京洛三年梦,归傍泉南九日山。


稚子柴荆看客长,旧游猿鹤待人还。

九年旅服寄燕阳,衣彩趋归问草堂。


筵取武夷云作幔,酒分沧海月为觞。


梅花官阁题何逊,薤叶山斋礼任棠。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少年曾酌泉南水,此后常如梦故山。
气习于今应胜旧,淳漓从古有循环。
民无菜色宁甘拙,门透清风不用关。
曾向秦淮共问津,几多家国话投真。
却怜清世文章客,闲作炎荒草莽臣。
沂水拟寻曾点乐,首阳甘受伯夷贫。
越峤迢迢与楚津,行行如梦半虚真。
宣尼有道甘环辙,孟氏何心肯致臣。
蹠纵百年难谓寿,颜虽如洗未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