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樱桃红已足,日觑苔痕绿。
纶竿钓罢清溪曲,一村桑落熟,一村桑落熟。


闲愁莫展,翠蛾频蹙,强抱清琴对修竹。

风满孤篷雨洒窗,故人同载下娄江。


绿畴南北连千亩,白鸟高低去一双。


浊酒任斟那计数,野歌随意不论腔。

不慕瀛洲十八仙,青云无意事攀援。


只怜南国溪山好,风月琴樽共一船。

岁残清夜一溪澄,更爱千峰霁月升。


天地高低银色界,山川表里玉壶冰。


裘单拥火宜无倦,石响舟行恐不胜。

晚岸云低月,相随照梦归。


行藏叹人境,开阖在天机。


身与江山远,书寻鸿雁飞。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


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


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

女墙倒影下寒空,树杪飞桥渡远虹。


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俱在雁声中。

蒙气变萧晨,秋坰森万象。

奥山不重游,恐被山灵笑。


策步上峰顶,遂得极高妙。


东窥首里城,辨岳出云峤。

晨装未解,唤疏帘轻舫,且留君住。
缓点筠篙清镜里,穿入浓阴千树。
虾簏倾鲜,雁壶泻碧,便作蚕乡主。

哀东东门连夹城,城上角楼颇高亢。


门外长桥跨大河,转粟轰轰车万两。


上桥轮蹄莽纵横,争门人畜互击撞。

林木经霜叶乍飞,百年难得此晴晖。


休嫌止酒心全减,不怕登山力尚微。


病后逢僧怜我瘦,秋残入寺觉人稀。

红树青山外,斜阳好放舟。


风多帆力健,潮定橹声柔。


蓼折曾扶蟹,蘋开为泛鸥。

溪深柳浅,篱疏松密,臣玉尚有故宅。
窥帘一片波光软,应念液池春閟。
草满凝碧。

本来人是地行仙,露宿风餐不计年。


旭日初升收宿雨,吟鞭已拂又乘船。


客游海外山环海,槎泛天边水接天。

碧树秋无罅。
梦到青溪,几曲蘋波亚。
珠帘漂影断,歌管地、三两野鸥飞下。

放棹虹桥晚。
乍销凝、斜阳几缕,乱蝉吟断。
划破玻瓈双桨瘦,叶叶风香暗染。

一片银塘菱镜影,多情曾照惊鸿。
柳烟漂梦两朦胧。
水花无赖甚,还斗脸霞红。

认前番、画桥单舸,添来潇碧如许。
轻罾界破玻瓈影,搅起一双沙鹭。
偷眼处。

亭榭钩连枕曲隈,卅年芜没十三梅。
畚锸空思踵桂斋,李祠手葺足伤怀。
谢屐苔痕未十春,诗龛不见但蓬榛。
载香游缆,傍云廊重舣,幽单春客。
一掬招提花外水,谁共闲鸥分席。
塔影书空,溪流饶舌,旧赏都陈迹。
十里寒潭净碧流,歌声风送月明舟。
云山倒挂千层画,天水交融一色秋。
宿鹭连拳围玉镜,跃鱼喷沫碎金毬。
二月清溪一叶舟,柳丝夹岸弄轻柔。
好风送过桥南去,乌笠红衫几处游。
远天云点墨。
趁青蘋风起,白鸥迎楫。
一层塔影,浮动卧龙活。
乘兴兰桡泛碧溪,渔歌惊散水禽啼。
白蘋渡口烟初暝,红蓼滩前月又低。
青潭之溪来自万山里,折处为渊奔处湍。
碧玉乍碎如雪溅,中流击汰夏冬寒。
江波渺渺日之夕,棹至石壁月生魄。
从来强作游秦计。
只有貂裘敝。
休论范叔十年寒。
露湿船篷今夜凉,秋风端已洒衣裳。
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桹。